燕塘智创:当色彩肌理遇上数字魔法,解锁社区美育新密码——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逐梦青春”突击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7 16: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佳婷   阅读 6.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  16 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逐梦青春” 突击队在广州市天河区燕塘燕邻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肌理艺术课程。该课程融合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独特的暑期体验,也为社区美育注入了新活力。

此次课程以 “创意教学 + 数字赋能” 为双纽带,采用 “趣味导入 + 数字演示 + 实物互动” 的三维模式。课堂上,主讲人以 “物体的小脾气” 作比喻,生动解读 “肌理” 概念,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的物体有着不同的触感。

团队的数字媒体专业成员借助手机上的 AR 互动程序,让孩子们通过 3D 动画直观感受各种肌理。孩子们轻轻点击屏幕,砂纸的颗粒、镜面的反光等便 “活” 了起来,指尖滑动还能放大观察细节,使抽象的肌理概念变得可视化、可互动,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在动手实践环节,课程打破 “传统创作 + 数字辅助” 的边界。助教们以 “树叶拓印”、“纸团点染” 为基础,融入数字媒体技术工具。孩子们用树叶蘸颜料拓出纹路后,队员们用手机扫描作品,通过简易图像处理软件实时提取肌理图案,生成 “树叶肌理表情包”“动态纹路壁纸”,激发了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课堂上,孩子们充分发挥创造力,五彩斑斓的树叶纹路在纸上绽放,他们兴奋地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场肌理艺术课堂打破了 “传统创作 + 单一展示” 的桎梏,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通过活动,孩子们发现生活中常见的揉皱纸巾、路边落叶等都能成为创作的工具,深刻体会到 “生活即艺术” 的意义。​

“逐梦青春” 突击队发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优势,将传统肌理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不仅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色彩,更让艺术之美在数字与现实的交融中绽放,为社区美育与数字化建设探索出了新路径。

通讯员:林佳婷、陈晓双

初审:雷泽林、俞雪娇

复审:张艳

终审:张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佳婷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0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