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一堂别出心裁的陶泥手工课在吾田完小夏令营的手工班热闹开课。刘璇老师带领学生们与陶泥亲密接触,在揉、搓、捏、塑的过程中,体验手工创作的乐趣,感受陶艺文化的独特魅力。
课堂伊始,刘璇老师以轻松的谈话导入并展示陶泥,学生好奇地观察,并将普通泥土和陶泥进行比较,发现陶泥具有柔软、不易沾手等特点。互动之后,刘璇老师展示各种各样的精美的陶艺作品图片:古朴的陶罐、精致的花瓶、可爱的小动物摆件…… 精美的造型让学生发出阵阵赞叹,对陶泥创作的期待值瞬间拉满。
图为刘璇老师展示陶泥作品 图源:刘禹希
“想不想用陶泥做一个实用又好看的笔筒呢?” 刘璇老师的提问得到了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应。随后,刘璇老师开始示范笔筒的制作步骤, 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手指灵活地将陶泥揉成光滑的圆柱形状。学生小心翼翼地摆弄着手中的陶泥。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形状。
图为刘璇老师指导学生制作陶泥笔筒 图源:刘禹希
当大部分同学完成笔筒雏形的堆叠后,刘璇老师引导大家进行装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拿起笔刷蘸取水粉颜料,一点一点地涂抹自己的陶泥笔筒。同时,学生们立刻发挥想象,有的在笔筒外侧贴上了歪歪扭扭的星星,有的用牙签刻出了简单的波浪线,还有的别出心裁地在笔筒外面捏出把手。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陶泥的清香与孩子们的热情交织在一起。
图为学生制作陶泥笔筒 图源:刘禹希
制作完成后,到了最令人期待的展示环节。孩子们捧着自己的 “作品” 排起长队,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想展示成果。学生们的创意天马行空,有的笔筒虽然不够规整,却充满了童真童趣;有的则造型工整,花纹精致,展现出细腻的心思。刘璇老师逐一点评“每个笔筒都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手工创作最珍贵的地方!”课程结束时,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还带着自己体温的笔筒,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图为学生展示陶泥笔筒 图源:刘禹希
这堂《陶泥笔筒》手工课,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激发孩子们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孩子们传承传统陶艺艺术的文化意识。“浏夏吾行”实践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用行动向孩子们展示了传统陶泥艺术之美,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稿:刘璇
图片:刘禹希
审核: 谭佳音 贺茂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谭佳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