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7 月 6 日讯(通讯员 林馥淇)2025 年 7 月 6 日,广州华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星光闪烁队” 在石滩镇豪园社区开展以 “编程启蒙放飞童心创意” 为主题的编程启蒙实践活动。活动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场科技与创意交融的盛宴,针对首日教学进度偏快的问题,团队及时调整策略,通过放慢讲解节奏、增加动手实践环节,让孩子们在 Wedo 机械搭建与 Scratch 动画编程的双重体验中,不仅掌握了基础编程逻辑,更激发了空间想象力与创新思维。活动中,孩子们既学习了机械传动原理,又通过编程再现《西游记》经典场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意火花。
01 启幕:科技之光,点亮童心梦想
活动当天,豪园社区的活动室内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星光闪烁队”的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场科技与创意的双重体验。活动伊始,林佳瑶同志以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作为开场,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她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和互动式的提问,将原本抽象的编程概念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语言,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队员林佳瑶进行课程流程讲解
02:探索:Wedo编程,机械搭建的奇妙之旅
在“游动的鲨鱼和狮身羊面”这一别开生面的Wedo编程课程中,孩子们仿佛踏入了工程师的奇妙世界,化身为一个个小小创造者,亲手搭建起形态各异、充满无限想象力的机械模型。从最初对基础机械结构的懵懂探索,到逐步掌握复杂编程模块的精妙应用,每一步都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火花与辛勤汗水。在队员们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孩子们不仅迅速掌握了Wedo编程模块的使用技巧,更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悄然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当看到自己亲手搭建的鲨鱼模型在屏幕上栩栩如生地自由游动,狮身羊面展现出神秘而迷人的风采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无尽的喜悦。
今日案例分享:一位小朋友满怀激动地展示着自己的得意之作:“你们看,我的鲨鱼会左右摇摆、游来游去,就像真的在水中畅游一样,而且它还能根据我的指令变换方向呢!”这份沉甸甸的成就感,不仅源自于作品的完美呈现,更在于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对机械传动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展现了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图为:Wedo课程中,孩子们开心地搭建今日的内容
03:融合:Scratch编程,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倘若说Wedo编程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机械搭建乐趣的大门,那么“蟠桃盛宴”Scratch编程课程则无疑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盛宴。孩子们在编程的世界里,重现了《西游记》中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场景,通过角色设计、动画制作和交互编程等多元化技巧,为古老的神话故事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力。他们不仅勇于创新,改编传统故事,更让孙悟空吃蟠桃的经典情节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创意展示:“我设计了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蟠桃被吃掉后,会在3秒内重新出现在屏幕上,这样孙悟空就可以无限次地享受美味的蟠桃啦!”一位小朋友满脸自豪地分享着自己的独特创作。这个别出心裁的设计,不仅彰显了孩子们对编程技巧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更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作的无限热情和探索欲望,展现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图为:孩子们在scratch编程课堂上实现自己的作品
04:当日活动总结与未来展望
对于实践团队而言,此次“星光闪烁队”在石滩镇豪园社区开展的编程启蒙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更是一次对科技教育下沉重要性与挑战的深刻洞察。团队成员林佳瑶在回顾首日教学情况时反思道:“在课程设计初期,我们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儿童对抽象编程概念的接受能力,这导致首日的教学进度偏快,部分孩子未能充分理解。”
面对这一挑战,团队迅速调整教学策略,引入了“具象化教学”的新方法。通过将编程模块与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孙悟空等动画角色相结合,并增设丰富的动手实践环节,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在Scratch课程中,孩子们通过亲手调整“等待时间”这一参数,控制蟠桃的重生,从而直观而深刻地理解了循环逻辑的编程原理。
对于豪园社区的社工站来说,本次“星光闪烁队”的编程启蒙活动无疑为社区儿童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元素。孩子们在Wedo机械搭建与Scratch动画编程的双重体验中,不仅掌握了基础的编程逻辑,更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问题解决能力与跨学科思维。在“游动的鲨鱼”项目中,孩子们需要理解机械传动与编程模块的联动机制,这一过程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而在“蟠桃盛宴”环节,孩子们则展现出了对经典故事的创新能力,如设计“蟠桃无限再生”的情节,这不仅让古老的神话焕发新生,更体现了孩子们对资源循环的初步思考与探索。
团队成员袁锦浩在活动中深有感触地说:“看到孩子们为了优化鲨鱼的游动轨迹,反复调试齿轮,那份专注与坚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教育是点燃火焰’的真谛。”此次实践不仅提升了团队的教学能力,更强化了大家服务基层、贡献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针对设备有限的问题,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一人一机+小组协作”的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儿童都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团队还建立了社区科技教育数据库,为后续的精准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图为:当日课程结束合影
展望未来,“星光闪烁队”将继续深化“党建+科技+教育”的融合模式,不断探索更多符合儿童需求的课程与活动,让科技赋能教育的火种在基层持续闪耀,为更多的孩子带去知识的光芒与创造的乐趣。
撰文 | 梁恩华 林馥淇
图片 | 陈燕如 袁尉升 卢文凤
审核 | 蓝光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馥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