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戴淡如)为深挖侨乡文化瑰宝,探寻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多元路径,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管院红鹰乡村振兴实践团于2025年7月14日至16日深入江门新会会城开展文旅调研。团队以脚步丈量侨乡热土,以智慧探寻融合之道。从小鸟天堂的生态之美、景堂图书馆的书香之韵,到陈皮村的产业之兴、新会书院的古建之魂,成员们在生态、书香、陈香与古建的交织辉映中,深刻领悟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与多元可能。
被誉为“鸟的天堂”的小鸟天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典范。管院红鹰乡村振兴实践团沿着精心规划的观鸟栈道与观景平台深入景区,凭栏远眺,近距离观察鹭鸟翩跹、万鸟归巢的壮美奇观。通过此次实地调研,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生态文旅对于乡村振兴的独特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图为调研现场 通讯员 钟鸣韵 摄
陈皮村,是新会陈皮产业的集聚地与文化展示窗口。管院红鹰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探访,与资深匠人和新锐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陈皮从柑园种植、传统“三瓣开皮”技艺、阳光生晒到现代化标准仓储、深加工产业链的全过程,感受了“一两陈皮一两金”背后的匠心坚守与科技赋能。
▲图为调研大合照 通讯员 李晓琼 摄
走进百年历史的景堂图书馆,浓郁的墨香与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管院红鹰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们沉浸式体验了这座知识殿堂的魅力,深入了解其丰富的侨乡文献馆藏、古籍保护修复技艺以及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创新。团队重点调研了图书馆如何活化利用地方文献资源,通过举办侨乡文化主题讲座、古籍修复体验工作坊、小型专题展览等方式,吸引年轻一代走进图书馆、爱上阅读,让尘封的历史在指尖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图为景堂图书馆 通讯员 陈烨宁 胡誉铃 摄
踏进新会书院,管院红鹰乡村振兴实践团立刻被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脉的古老建筑所震撼。成员们怀着敬仰之心细致参观学习,沉浸式感受其精巧的建筑格局、独特的艺术构件以及岁月沉淀下的独特韵味。通过聆听讲解和实地探访,团队深入了解了书院的历史沿革与保护修缮故事,深刻体悟其作为文化殿堂的精神内核。在静谧的庭院与庄严的厅堂间穿行,成员们仿佛与历史对话,亲身感受这座古建筑跨越时空的磅礴魅力与文化底蕴。
▲图为新会书院 通讯员 黄立展 林致瑾 摄
此次新会会城四地深度调研,为管院红鹰乡村振兴实践团解锁了侨乡文旅融合、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多维密码”。管院红鹰乡村振兴实践团以青年视角洞察需求,以创新思维建言献策,让青春的羽翼与侨乡文旅振兴的脉搏同频共振,实现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双向奔赴”,为绘就新会“百千万工程”的壮丽画卷贡献了坚实的青春智慧和实践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戴淡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