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院“遗脉相承”突击队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共8人分赴郁南县宋桂镇、千官镇、都城镇,开启了暑期“三下乡”青年夜校社会实践之旅。历时2天开展了4节有关非遗技艺课程,吸引了近100余名青年参与。这支以“非遗”为纽带,扎根郁南县,用青春笔触织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经纬,聚焦非遗传统技艺的保护与活化,通过“非遗”+“实践”模式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突击队师生在宋桂镇人民政府合影
7月7日,团队前往宋桂镇,在政府引领下确定在宋桂镇人民政府开展扎染“青年夜校”艺术学习班,青年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制作出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作品。作品不仅展示了青年们的技艺,也体现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创新。让更多的青年了解有关扎染这一传统文化技艺。
图为突击队李静贤指导青年们滴扎染染料 拍摄者:朱芷琪
图为突击队王敏芝指导青年们滴扎染染料 拍摄者:谢天德
图为扎染课程结束突击队与青年们拍摄图
千官镇开展扭扭棒DIY创意手工课程。青年们在实践中用五彩扭扭棒,巧妙缠绕,精心塑造出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青年们将对生活的热爱,都融入到扭扭棒花束中,这些花束都传递着温暖与爱意。他们用双手赋予扭扭棒新的生命,让平凡的材料绽放出非凡的浪漫,成为千官镇中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图为突击队陈敏仪为青年们上扭扭棒课程 拍摄者:李静贤
图为突击队朱芷琪为指导青年扭扭棒 拍摄者:陈敏仪
图为突击队与青年们在千官镇人民政府扭扭棒课程结束拍摄图
7月7-8日,突击队另一小分队前往都城镇开展衍纸和扎染课程。活动将二十四节气与衍纸艺术相结合,让青年深入了解节气文化和手工艺术,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第二场活动中青年们在突击队员指导下体验扎染技艺的魅力。青年们用双手赋予布料灵魂,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他们传承古老技艺,又融入现代审美,让扎染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
图为突击队林子琳为青年们上衍纸课程 拍摄者:冼嘉玲
图为突击队林子琳黄子欣指导青年衍纸 摄影者:冼嘉玲
图为突击队刘慧洁指导青年扎染 摄影者:黄子欣
图为突击队与青年们在都城镇人民政府扎染课程结束拍摄图
活动不仅助力三地青年了解、传承非遗技艺,更让“非遗”+“实践”模式成为传递温暖的载体,成为郁南青春实践的亮丽风景。突击队员用青春的力量点亮了郁南的希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青年投身到非遗传承的伟大事业中,让郁南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欧阳丽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