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村位于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是纳西东巴文化的发祥地。在纳西语中,白地意为祥云缭绕、美丽祥和之地,这里不仅有号称“中国棉花岛”的白水台景观,还有阿明灵洞、阿明故居等丰富的东巴传统文化资源。
队员们初到白地,便被村道旁墙绘的纳西族史诗《创世纪》吸引。象形文字美轮美奂,墙绘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实践队员当即联系上墙绘师傅,展开了访谈。
图为师傅在绘制墙画
在访谈中,毕光祥师傅为实践队员们热情讲解了关于纳西族史诗《创世纪》的起源问题:“香格里拉地区与丽江地区的纳西史诗同根同源,但丽江译《创世纪》传承范围相对较广。我们所绘制的史诗《创世纪》其根源来自于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馆藏,讲述了纳西族始祖崇忍利恩和其妻子衬红里白的英雄史诗故事。”师傅认为,墙绘形式直观且具有冲击力,是文旅宣传的重要手段。
李兴勇师傅则补充了工作中发现的文旅困境。他说,大多数游客都对东巴象形文字感兴趣,但语言隔阂成了大问题。游客感兴趣的内容没人讲解,游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他认为可以利用媒体做出东巴语和普通话的文字发音效果,以改善这一状况。
当实践队员时钰煊问及东巴文字的理解与传承时,李兴勇师傅拿出自带的书籍供队员们翻阅。他表示:“在做这种绘画工作之前我们都会提前了解当地文化,边画边学常常需要几个月时间,对于东巴文,我目前能看懂《创世纪》的部分内容,但是并不会读。”
图为同学们在访谈
夜色渐浓,访谈结束。天空飘起小雨,却浇灭不了实践队员们求知的心情。毕光祥师傅出于对同学们的安全考虑,一直将实践队员们送至七星伴月广场。短短几小时的访谈好似老友重逢,更让实践队员们厘清了白地村东巴文化的发脉络。
此次访谈活动让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纳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在未来的实践考察中,实践队员们将着力于以普通话路径沟通纳西东巴古文化与现代文化。以脚步丈量乡村振兴,以热情助力文化发展,推进白地村吴树湾文旅产业新发展,在广袤白地书写长大学子的奋斗新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厉雨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