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刘梓允、胡颖、刘婉妍)掌中漆扇,凝聚大漆的深沉岁月。7月16日,在长沙县安沙镇安沙社区活动中心,湖南信息学院“晨曦筑梦,湘信暖阳”三下乡实践团用流转千年的漆艺为乡村孩子添上东方韵味。他们聚焦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携手社区策划“非遗传承·漆扇轻摇”体验活动,以匠心巧手播撒文化种子,守护传统根脉。
活动现场,五彩大漆颜料与空白扇面备好。孩子们围聚水桶旁,按喜好滴入颜料。颜料水面晕染散开,如精灵起舞,交织绚丽图案。随后,参与者们运用独特的“沁染”技法浸入扇面——让色彩与大漆渗透宣纸纤维,再轻轻提起,一把把色彩历久弥新的漆扇瞬间诞生。
这看似简单的“点染”背后,蕴藏着源远流长的漆扇文化。其技艺于唐代达至鼎盛,曾是宫廷贵族与文人雅士珍爱的身份象征。历经岁月,这门艺术如今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其工艺精妙考究:扇骨以坚韧箭竹“剖丝”成细篾精编,轻盈柔韧;扇面选用上品宣纸。核心在于将天然矿物华彩与岁月凝练的大漆精心调和,再施独特髹饰——这份对材料技法的极致追求,凝结着世代匠人的匠心智慧。
面对精妙手艺,现场气氛热烈。“真好玩,特别开心!”11岁杨同学兴奋分享,这份快乐,正是通过从调色、观察水色舞动到完成浸染的全过程,孩子们切身感受漆艺底蕴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次尝试都是致敬传统与创新,化身“小小传承人”,为漆扇艺术注入鲜活生机。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幕。亲手浸染,带走的不只是精美漆扇,更是与传统非遗的深刻触碰。扇面流转的色彩在手中摇曳,连接起古老工艺智慧与现代生活。孩子们的笑容与专注眼神,正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生生不息的最生动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