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市井烟火,捕捉平凡温暖 | 广州华商学院夏乡·逐梦百千万工程实践队顺利开展公益摄影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6 23: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舒美媛   阅读 7.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舒美媛、郭妙清、江宇孜、陆佩晓)为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关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关爱重点群体的号召,记录普通人的生活瞬间。7月12日至7月15日,广州华商学院夏乡·逐梦百千万工程实践队走进四会市黄田镇,开展为期四天的“关爱长者”公益摄影与“烟火集市”人物记录摄影活动。本次活动通过镜头记录乡村长者的温情瞬间和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为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数字赋能智能影像技术打造“云旅游”

2025年7月12日下午,实践队在黄田镇党群服务中心搭建临时摄影点。现场架设绿幕,配备图像处理系统,创新采用“绿幕+智能PS”技术,为老人们打造“云游中国”特色拍摄体验。老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天安门、小蛮腰等著名地标作为拍摄背景。

▲图为老人们选择拍摄背景

活动现场,实践队队员分工协作,有序引导老人完成登记流程。一组负责调整拍摄设备参数,确保光线充足、构图精准;另一组则细致地为每位老人整理衣领、调整坐姿,并通过亲切交流帮助老人放松情绪。随着快门声接连响起,老人们或端坐、或微笑的生动神态被相机精准捕捉。

▲图为实践队队员引导老人进行拍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给老人拍摄照片

“市井万象”拍摄镜头定格集市百态

2025年7月13日上午,夏乡·逐梦百千万工程实践队的镜头转向了四会市黄田市场。实践队队员用手中的相机捕捉摊主们称菜、吆喝、交易的生动瞬间。

这些生动影像以质朴的视角,真实捕捉了乡村集市中平凡劳动者的鲜活瞬间,展现了他们勤劳坚韧的精神风貌。画面中,摊主们清晨支起的货架、农户沾满泥土的双手、交易时真挚的笑容,无不传递着乡土生活的温度与活力。这些镜头既是对基层劳动者日常的真实呈现,亦是对他们默默奉献的诚挚礼赞。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集市摊主的合照

▲图为广州华商学院夏乡·逐梦百千万工程实践队合照

“希望通过影像让更多人看见乡村市井的烟火气。”实践队队员表示,作品旨在记录时代发展中的乡土人文肌理,弘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图为实践队队员给参与拍摄的老人送去照片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老人的合照

校地联动送温暖 实践队走访慰问困老人

2025年7月15日下午,广州华商学院“夏乡·逐梦”百千万工程实践队开展分散特困老人走访活动。在广州华商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刘苗和广州华商学院肇庆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覃少冰的带领下,实践队携带生活物资及前期拍摄的照片,对黄田镇部分特困老人进行走访慰问。

▲图为广州华商学院刘苗老师、覃少冰副主任和实践队队员了解特困老人情况

▲图为实践队走访特困老人

在走访慰问过程中,实践队为老人们送上前期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并送上精心准备的米、面等生活必需品。校领导与老人进行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对于实践队队员,老人们寄予厚望,勉励队员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将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走进老人住处进行慰问

▲图为实践队了解老人生活情况

此次公益摄影专题活动是广州华商学院夏乡·逐梦百千万工程实践队走进乡村、服务社会的一次具体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部分特困老人送去了关怀与温暖,也为集市劳动者留下了奋斗的印记,展现乡村生活的真实图景。

未来,广州华商学院夏乡·逐梦百千万工程实践队将继续聚焦乡村发展,用影像记录乡村风貌变迁、产业进步与人物故事,积极传播乡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发展成就,为服务“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舒美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