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院“绘创造美·夏令营突击队”11名队员,在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文化润心·自信传承——我是小小传承人”暑期夏令营活动,吸引30名小朋友参与其中。
非遗初遇:开启传承序章
五天时光,从素手初识到巧思创想,30张笑脸与非遗技艺撞个满怀。脸谱红绿交错藏忠义,扎染蓝白晕染展韵味,鱼灯暖光映传承笃定,布贴画以剪拼绘就传统万象……
这场“我是小小传承人”夏令营,把文化自信悄然种进童心。
非遗课堂里的文化密码
脸谱课上,画笔在白坯上轻轻游走,孩子们一边蘸取红绿颜料勾勒眉眼,一边听老师讲红脸关羽千里走单骑的忠义、白脸曹操运筹帷幄的智慧。色彩不再是简单的涂抹,成了读懂历史故事的密码,每一笔都藏着对“忠义”与“智慧”的懵懂领悟。
书法练习时,老师握着孩子们的小手写下“人”字,撇捺相扶的笔画里,藏着“互助同行”的深意。墨汁在宣纸上慢慢晕开,不仅晕染出汉字横平竖直的方正之美,更悄悄埋下了谦和处世的道理,一笔一划都是与传统文化的温柔对话。
扎染的惊喜,当布块展开,蓝白交织的冰裂纹突然浮现,像极了夏日天空的流云、冬日湖面的冰花。这份不期而遇的惊喜,让他们明白:传统技艺从不是刻板的规矩,而是能与创意撞出奇妙火花的老朋友。
布贴画课堂上,碎布在小手里变成宝贝:剪一片蓝布作河,拼几缕黄布为花,粘一块棕布当山。指尖摩挲着布料的纹理,孩子们在剪剪贴贴中,把零碎变成完整,把普通变成生动,实实在在触摸到传统手工艺“化平凡为神奇”的温暖与匠心。
鱼灯绘制时,素胚上渐渐铺满孩子们的巧思:有的画波纹环绕,有的点上星星装饰,还有的给鱼身添了彩色鳞片。当这些亲手画成的鱼灯被举在手里,素胚上的色彩仿佛有了生命,映着孩子们眼里闪烁的光,满是创作的骄傲与对传统的亲近。
非遗滋养下的童心蜕变
五天里,有动手的专注、故事的温度,更有展示作品时的骄傲。小家伙们举着脸谱、扎染布、布贴画侃侃而谈,对传统的热爱与自信,比任何成果都动人。
非遗种子扎根童心
课程落幕,传承种子已发芽。带着亲手做的非遗作品走出课堂的他们,或许不懂“薪火相传”深意,却已埋下“我是传承人”信念 。
文化润心,润的是根;自信传承,传的是光。这个夏天,见证最生动的成长——传统可以这么“好玩”,传承可以这么“有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欧阳丽娇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