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穆恒岳)为深入贯彻关于“坚决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的重要指示,响应《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2025年7月15日,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反诈青锋–银龄守护团”奔赴西安市党旗寨村,开展 “反诈知识传万家,卫生清扫助长安” 主题实践。团队立足电子信息专业优势,紧扣“宣传预防、精准阻断、长效守护“三大任务,让反诈意识扎根乡村振兴沃土。
图为团队出发前合影
精准滴灌守护:六户银龄的科技铠甲
通过面对面、耐心细致地讲解反诈手册,团队成员帮助老人们在手机上一步步安装并激活了国家反诈APP。这种“入户滴灌”式的服务,成功构建起“主动预警”的防护网。科技铠甲并非替代银龄的自主生活,而是成为银龄群体自主生活的坚实守护者和赋能者筑牢安全防线,让智慧生活真正惠及长者。
图为团队成员为村民宣传反诈知识
反诈青锋进院坝,乡音无诈润民心
在村党支部成员们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村庄进行参观,认真聆听着关于村庄发展变迁的讲解。参观结束后,大家立即拿起工具,投入到村内街道的卫生清扫工作中,认真清理杂草,用实际行动扮靓村容村貌。就在这时,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眼尖的团队成员发现,有村民晾晒在道路上的玉米还没来得及收起。雨势渐密,大家没有丝毫犹豫,主动奔向晒粮路段,动作麻利地帮助村民们抢收玉米。大家齐心协力,争分夺秒,终于在雨势变大前,将大部分晾晒的玉米收拢归袋,搬到了安全避雨的地方。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参观和劳动,更是一次服务群众、体验乡村、传递温暖的生动实践。
图为团队成员清理杂草帮助村民装收玉米
红色基因铸盾:三代党员的使命接力
在走访慰问中,团队成员来到拥有76年党龄的老党员宗乃茂家中。宗老家中一张泛黄的1978年“粮仓守护先进工作者”奖状,意外成为一堂生动的改革开放历史“微党课”的教材。宗老深情回顾了奖状背后的峥嵘岁月: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守护粮仓就是守护国家命脉,要严防敌特破坏,确保粮食安全。他话锋一转,着重讲述了这张1978年奖状的特殊意义——它见证了伟大历史转折点。“就在那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 宗老感慨道,改革开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包产到户,粮食连年丰收,市场日益繁荣,票证成为历史,当年需要拼死守护的粮仓变得充盈稳固。
从“护粮仓”到如今需“防诈骗、护养老钱”,宗老语重心长地指出:“守护的具体对象变了,但核心从未改变——守护党的根基,守护人民的利益,就是守护不同时代最根本的‘命脉’!” 他勉励青年学子要铭记改革开放历史,珍惜发展成果,担当起守护新时代幸福生活的责任。这堂发生在老党员家中的特殊党课,让队员们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与伟大成就有了深刻而具象的认识。
图为宗老为团队成员讲述历史
泥土芬芳混秦韵,青春体验农耕情
参观过程中,一次深入农户的探访给队员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在村民辉叔敞亮的农家小院里,种着还未成熟的辣椒、茄子、木耳菜以及的香菜、芹菜等作物。热情好客的辉叔见队员们对这些“土宝贝”充满好奇,便主动当起了“乡土教师”。令人惊喜的是,这位土生土长的关中大叔,竟将辨识农作物的知识巧妙地融入了高亢激昂的秦腔之中。
“看这玉米——金珠珠粒粒饱哇,须根根扎得牢!”“这南瓜——皮色翠绿纹路显,瓜蒂蒂硬邦邦肚里甜!”“香菜芹菜要分清——香菜叶碎味道窜,芹菜杆粗棱显清香味儿‘野’!”辉叔手举作物,即兴创作的秦腔唱段铿锵有力、生动形象,将不同作物的关键特征唱得明明白白。他还不时揉碎香菜叶让队员们感受其浓烈辛香,掰断芹菜茎展示其清脆多汁和棱线,让知识传授变得趣味盎然。这间普通的农家小院,瞬间化身为充满泥土芬芳和秦韵古风的“田间文化课堂”。队员们围拢在辉叔身边,认真聆听、仔细观察、踊跃提问,在欢笑声和悠扬的秦腔旋律中,快速掌握了辨识常见农作物的实用技巧。大家不仅惊叹于村民世代积累的农耕智慧,更被关中乡亲用最富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传递知识、表达热情的方式深深打动。这场意外的“秦腔教学”,成为团队此行体验乡村文化、增进群众感情的一个生动缩影。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分辨农作物
身残志坚“花”为媒,脱贫路上写芳华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走访慰问了村内五户脱贫家庭,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并帮助清扫庭院、整理居室。在走访中,身有残疾的芳奶奶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芳奶奶虽无法正常言语且左手活动不便,但她将自家小院打理成了一座生机盎然的“花卉王国”,门口的花圃更是村中一景,花朵娇艳,摆放井然有序。
“她有一双‘点石成金’的神奇手!”同行的村党支部书记感慨地介绍道,“再蔫的植物,经芳奶奶照料,都能焕发生机,茁壮成长。” 芳奶奶对生活的热爱、在逆境中创造美的坚韧意志,以及那双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队员。她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脱贫群众乐观向上、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成为此行最温暖而有力的一课。
图为团队成员拜访村中脱贫户
活动回顾
图为团队成员结束活动后的合影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反诈青锋–银龄守护团”立足专业、扎根乡村,将科技反诈的“青锋”力量注入田间地头。他们不仅为银龄群体构筑了坚实的数字安全防线,更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服务、文化体验和情感交流,深刻理解了乡村的脉动与村民的需求。活动传承了红色基因,锤炼了青年意志,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反诈意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扎根生长,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责任与担当。团队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为守护乡安、助力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穆恒岳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