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珠海科技学院“非遗壮锦绘经纬”粤北织梦队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开启了第五天的实践活动。活动围绕着与壮锦传承人对话讨论、探寻壮锦中的“她”力量以及村民调查展开。最终总结出以壮锦为核心推动粤北地区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分析当今时代下的现存挑战,并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与推广策略。
记忆中的经纬,传承人讲授坚守故事
围绕壮锦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壮锦传承人冀麒宇与粤北织梦队展开了深度讨论与交流。“只要听见织锦的声音,就能找到回家的路”的话语,刻在了连山壮锦合作社的墙上,也刻在了传承人冀麒宇的血脉中,成为他传承与发扬壮锦的精神支柱。
在石缝里绣锦,非遗壮锦焕发新生机
通过对村民进行调研得知:当连山壮锦斩获国奖同时,每三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从未接触过壮锦技艺,但希望也存在于细节中,如今非遗体验游已成为经济新动脉,李宁等国际品牌与壮锦的联动也验证了壮锦对青少年的审美吸引力。
图为村民调查现场。粤北织梦队 供图
“她”点亮传承灯,女性引领传承与发展
在聚焦女性“她”力量的主题采访中,众位女性壮锦传承人表示,自幼便被母亲或奶奶织的精美图案与细腻纹理所吸引,面对传统手艺濒临失传的危机,强烈的责任感驱使她们投身壮锦事业,这一坚持往往就是数十年。身为传承人里数量最大的群体,她们用“掌心的千钧梭”破局,不仅守护者祖辈的智慧结晶,更通过发展壮锦产业,为连江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为非遗壮锦的未来描绘充满希望的图腾海。
图为织娘工作现场。闾婕如 供图
织就未来答案:壮锦绘就共富新图景
壮锦正被赋予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新使命,成为一条实实在在的共富纽带。展望未来,粤北织梦队与连山壮锦合作社将共同致力于深化产品研发、拓展营销渠道、完善文旅体验、加强青年传承,让壮锦这根古老的丝线编织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交相辉映的共赴新图景。
(图为文旅项目篝火晚会现场。闾婕如 供图)
从最初的地摊创业到如今登上国际舞台,壮锦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坚守与重生的史诗,他正在悄然改变空心山村的命运轨迹。以梭为笔,以线为墨,连山人正用勤劳和智慧在粤北大地上描绘着壮丽的共同富裕画卷,古老的织机声不仅指引着归家的路,更汇入锻造华夏文明浩荡星途的磅礴力量之中,生生不息,未来可期。(通讯员 郑恬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佳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