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乡村路:川北医学子探访“川王村”的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13 23:3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柴彬洋、曾佳豪、徐紫莹、陈羽萌   阅读 5.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青春筑梦乡村路:川北医学子探访“川王村”的振兴密码

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徐紫莹、陈羽萌、曾佳豪、柴彬洋)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与“美丽乡村”建设号召,川北医学院校团委赴邛崃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深入邛崃市川王村,开展以“青春赋能乡村,共筑振兴之路”为主题的调研采访活动。作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川王村以“新时代雷锋村”的实践样本,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成为青年学子感悟时代使命的鲜活课堂。

图为实践队员在川王村合影 通讯员 曾佳豪 摄

走进川王村:从“烂泥路”到“幸福村”的蜕变

实践团成员走进川王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柏油路、整齐的民宿和忙碌的蜜蜂产业基地。村民亢阿姨热情分享道:“以前村里只有3.5米宽的烂泥路,现在路修好了,民宿开起来了,连蜜蜂产业都成了‘甜蜜事业’!”谈及变化,她笑着说:“村里人现在都叫这儿‘幸福村’。”这一转变的背后,离不开返乡企业家杨兴良的倾力投入。他捐资修路、升级基础设施,更通过产业扶持带动村民就业,让“绿水青山”真正化为“金山银山”。

图为实践队员在走访调研 通讯员 徐紫莹 摄

对话杨兴良:赤子之心反哺桑梓,实干精神点亮乡村

在采访中,杨兴良动情回顾了返乡初心:“川王村的养育,终生难忘。如今国家号召乡村振兴,有能力就必须回来,为家乡做点实事。”当被问及川王村最大变化时,他提到:“不仅是路变宽了,更是人心齐了,这才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谈及乡村振兴的关键,他表示:“不仅要改善硬件设施,更要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通过提供创业资金、技术培训,让年轻人愿意回来、留得下来、干得起来。对于环境改善带来的反响,他感慨道:“路修通后,村民的眉头舒展了,年轻人也愿意回来了。这条路,修的是希望!

图为团队成员杨帆采访杨兴良 通讯员 陈羽萌 摄

青春力量:医学生视角下的乡村振兴

作为医学院校学子,实践团特别关注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的结合。队员们发现,川王村在产业升级的同时,还希望通过“健康小屋”“定期义诊”等举措提升村民健康水平,这与国家“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政策高度契合。团队成员杨帆同学表示:“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学好本领,更要思考如何将专业所长融入乡村发展,为‘健康中国’贡献青春力量。”通过调研,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作为医学生,要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相结合,为健康中国贡献青春智慧。

图为实践队员在调研村民家中合影 通讯员 徐紫莹 摄

结语:以青春之名,书写振兴答卷

此次川王村之行,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可能。从杨兴良的赤子情怀到村民的奋斗故事,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产业的蓬勃发展,川王村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正如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新时代青年,川北医学子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继续深入基层、服务社会,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柴彬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