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第一日,我站在讲台前,望着教室里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心中涌动着初为人师的微怯与热忱。而角落里的李新时,像只躲入树影的小鸟,安安静静地坐着,目光铮铮地看着我。
“今天,我们一起玩超轻黏土吧!”我拿出色彩斑斓的黏土,孩子们顿时喧闹起来。“来,老师教你。”我蹲在李新时身边,用掌心暖着那块微凉的黏土,然后轻轻包裹住她的小手。我带着她笨拙地揉捏、按压,她努力地将粘土捏成形状,只留下一个柔软的发旋对着我。
日子如溪水般流过山坳,黏土课成了我们之间无声的约定。我渐渐不再紧握她的手,只是偶尔轻点她的指节:“这里可以再圆润一点。”终于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那个角落里的女孩,自己捏出了一只圆滚滚的小猪,虽然歪着头,却憨态可掬地立在她的手心。她开心的抬起头,嘴角弯起大大的弧度,阳光穿过窗棂,照亮了她睫毛上沾着的一点细碎彩泥。
在快要下课的时候,李新时两只手合在一起,径直走到我面前,两手摊开—一朵小巧的蓝色黏土花映入眼帘,花瓣微微舒展,边缘压着极细的纹路,甚至有一根极细的花蕊,小心翼翼地从中央探出头来。那蓝色纯净得不掺一丝杂质,仿佛截取了一角被暴雨洗净的天空。
“老师,”她的声音极轻,细细的小小的,却异常清晰,“老师,这个送给你。” 她小心地把它放进我掌心,那微凉的触感却在我心里燃起一团暖焰。
我捧着这朵蓝色的小花,指腹轻轻摩挲着花瓣边缘那道纤细而清晰的纹路。窗外暴雨如注,水痕在玻璃上肆意流淌,仿佛将整个世界隔绝在外;而掌心这朵小小的、凝固的蓝色,却像一颗沉静燃烧的星辰,用它微弱而执拗的光,缓缓蒸腾着我眼底的雾气。
原来最深的改变,并非仅是教会泥土开出一朵花,而是让一个安静内敛的孩子,终于勇敢地踮起脚尖,向这广阔世界高高举起自己的春天。那朵蓝色小花在记忆深处依旧绽放,无声诉说着:有些馈赠,早已超越易朽的形骸,成为生命脉络里永恒的暖色印记。
(署名:陈黎娜)
(指导老师:关巧老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褚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