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特工队进校园 ,乡村儿童学会与情绪友好相处

发布时间:2025-07-13 23: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谭大山、尹文娟、文欢、蒋文凯、匡依琳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收到意外的生日祝福,你会想起哪个特工?”近日,一堂以“情绪特工队”为主题的心理课走进乡村校园,衡阳师范学院的志愿者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带领孩子们认识喜怒哀乐,学习管理情绪的小妙招。

课堂伊始,五个色彩鲜明的“情绪特工”形象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代表开心的“乐乐”、象征愤怒的“怒怒”、表达恐惧的“怕怕”、传递厌恶的“厌厌”,还有流露忧伤的“忧忧”。老师通过情景测试引导孩子们对号入座:“衣服被老鼠弄脏时,跳出来的是不是怒怒?独自面对雷雨夜时,站岗的是不是怕怕?”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孩子们很快理解了四种基本情绪的特点——原来开心时的雀跃、生气时的跺脚、害怕时的发抖,都是情绪在和自己打招呼。

图为姜姜老师为大家展示视频

最热闹的环节当属“雨天故事”讨论。当讲到“乐乐、怒怒、厌厌对下雨的不同反应”时,孩子们炸开了锅。“乐乐想回家写作业,所以开心!”“怒怒没踢够球,当然生气!”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渐渐明白:同一件事,想法不同,情绪就会不一样。就像村里的老人们常说“下雨天,有人愁晒谷,有人喜浇田”,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关键是学会理解它。

随后的“文具风波”角色扮演中,孩子们尝试用“说出事实—表达感受—提出请求”的公式沟通。“你没问就用了别人的橡皮(事实),他有点不开心(感受),下次可以先告诉他吗(请求)?”曾经因为文具被拿而吵架的两个男孩,此刻红着脸说出心里话,引来阵阵掌声。老师告诉大家,这就是和情绪做朋友的秘诀:不压抑,不冲动,像对待村里的小伙伴一样,好好和它说话。

图为姜姜老师带领大家玩游戏

下课铃响时,孩子们手里都攥着自制的“情绪能量卡”。有孩子在卡片上画了笑脸:“以后生气时,就想想怒怒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还有孩子说要把今天学到的告诉奶奶:“奶奶总为下雨天发愁,要告诉她,乐乐也在呢!”

这堂心理课,没有枯燥的理论,却让乡村儿童懂得: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当孩子们学会辨认“怒怒”的信号、听懂“忧忧”的低语,也就掌握了与自己、与世界温柔相处的能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谭大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