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尚行,翰墨飘香润童心。以中华传统艺术点亮乡村暑期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13 23: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正,童正哲   阅读 5.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弘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夏天,咸宁桂花镇白沙村的孩子们迎来了特别的暑期课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墨轩志愿服务队来到这里,开设四大主题课堂,让传统艺术走进乡村课堂。除了传统特色课程,志愿者还开展安全讲座和辅导孩子们完成假期作业,帮助他们度过充实又安全的暑假。

(图为团队成员在白沙村的合影)

‘’墨韵渐染,习字溯源’’当笔墨航标遇上童蒙山海

在书法课上,志愿者现场示范颜真卿《多宝塔碑》的写法,墨汁落在宣纸上,慢慢晕染开来,一撇一捺间,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书法的味道。课堂期间,志愿者手把手指导着孩子们,一笔一划扎扎实实地落在了宣纸上,其间,孩子们不断进步,笔画渐趋标准,笔锋更加有力,同时,志愿者们会仔细用毛笔圈出写得好的地方,鼓励他们继续练习,以便他们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更好地助力传承书法这一跨越千年的中华文化载体。

"妙笔生花,童手化春":宣纸上的千年气韵正传承

国画课上,志愿者带着孩子们欣赏与临摹齐白石的樱桃、郑板桥的兰花等优秀作品,仔细的讲解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和墨色技巧。"大胆下笔,笔触才会漂亮","这里断开留白,画面就更生动了"。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指导,尝试用画笔表达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古老的绘画精神,在墨与色的交融中传递给孩子们。齐白石的樱桃、郑板桥的兰竹都在课堂上一点点地浮现在孩子们的画纸上,传统美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动手画、用心看的过程中,在孩子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非遗叩薪,知行合一":千年的剪纸技艺在课堂上“开花”

剪纸课上,志愿者一步一个脚印地教着孩子们剪纸的方法。"相连的地方不能剪断,该断开的地方要剪透",孩子们一边听讲解,一边拿着剪刀动手实践,在讲解的同时,也不忘亲自示范与“手把手”教学,孩子们在剪纸过程中逐渐感受到非遗技艺的魅力。通过反复练习,大家慢慢掌握了"剪纸"的基本要领,剪纸的千年文化底蕴就这样在孩子们手中流淌,他们手上的纸也在剪刀的裁剪下开出美丽的花朵来。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通过此次活动,墨轩志愿服务队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也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社会经验。队员们用爱心与智慧,为白沙村的孩子们搭建了一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既是对知识的渴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墨轩志愿服务队始终坚信——以专业素养传递墨香,让书法艺术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用知识的力量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窥见一片天,展现新时代青年多元担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童正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