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小面,蕴藏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美食记忆,传承了中国特有的美食内涵。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面是山城人民的日常开场,一把面、一勺红油、少许青菜,看似简单的搭配,却是山城人民心中无法忘却的滋味,是山城人民热辣滚烫的生活底气。2025年7月11日上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忠情下乡助三农,青春闪耀照基层”社会服务践行团来到了拔山镇新化社区,参与就业技能培训(重庆小面制作班),感受那一碗小面所拥有的深刻内涵。
行将而至,一阵浓厚的小面香就争先恐后地向成员们表达了欢迎。待走进,立马被培训班里热火朝天的氛围所带动,只见忠县金艺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正耐心细致地教导着居民如何制作重庆小面,待询问社区工作人员后,才了解到这是社区为居民专门举办的职业培训活动,使得居民们手中多一个实用技能、多一份生活保障。看着参与培训的居民们一个个带着笑意的忙碌身影、一句句由衷的对社区的感谢,成员们不禁感受到那一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深刻内涵和社区工作者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社区的温度藏在细节里,小面培训让居民多了一份职业选择,连接了居民与就业,社区工作者把“服务”揉进了日常,这种从实际出发的举措比任何响亮的口号都打动人心,也是当代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
图为老师教导居民制作重庆小面
在有限的房间里,小面所传递出的温暖却是无穷的。老师耐心地讲解小面的制作方法,居民们有的切菜、有的配料、有的煮面,社区工作者在一旁组织和维护现场,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而背后,是政策凝聚起的温暖。这让成员们真切地体会到政治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这种融入柴米油盐的实在行动,它需要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社区工作者的心里,真实地落实到每一个人民的头上。
老师在教,居民在学,社区在行。这不仅是一次职业技术培训会,一件惠民利民的实事,更是基层治理效能的微观缩影。新化社区主动对接资源并组织培训,看似是一件小举措,实际却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基层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前线,以这种切实对接民生需求的微治理,使得人民群众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效能,凝聚起人民群众的信任—这是基层建设传递温暖的必要途径之一。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就业技能培训会
活动接近尾声时,居民们品尝着亲手制作的重庆小面,感叹老师精湛的手艺、感激社区为他们提供了培养技能的平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看着这一幕,政治书本里所提到的“乡村振兴战略”、“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政治思想真切地浮现在眼前,一碗小面的手艺,能够成为群众增收的“敲门砖”,这样的技能培训一旦遍地开花,就像无数细小的支流,最终汇入共同富裕的江河,让每个普通人都能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发展机会,这正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真切诠释。
图为居民制作的重庆小面
一碗碗“小面”,凝聚的是基层政府的温暖,是政策落地基层生长出的果实,扎实而温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将理想信念厚植于基层的土壤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而在拔山的故事,也将借由小面的筋道,慢慢拉长、拉厚,小面的香气也将由忠县拔山飘向中华的每一寸土地。(通讯员 张婧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婧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