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下漫步,葡味悠长: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忠情下乡助三农,青春闪耀照基层”青年大学生团队助力基层农产品

发布时间:2025-07-13 15: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钰婷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外院学子三下乡:藤下漫步,葡味悠长

2025年7月11日,为了探寻忠县拔山镇的特色产业,忠情下乡助三农,青春闪耀照基层”社会服务践行团成员来到了当地的葡萄园进行参观。忠县地处亚热带东南季风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葡萄的种植提供了条件从而孕育出了品质优良的葡萄产业。抵达葡萄园,团队成员就被空气中葡萄清冽的甜香混着微醺的汁水气息深深吸引。漫步在夏天的葡萄园里,阳光穿过层层的树叶,在叶隙间拉出细长的金线。泥土里还藏着细小的蚯蚓,他们是这片土地最忠诚的“体检报告员”。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垂落在藤上,颗颗挤得密不透风,沉甸甸地压得架杆微微弯了腰。手触摸到葡萄那圆滚滚的弧度,我可以感觉到每一颗都鼓得快要把葡萄皮给挤破,仿佛稍一用力,晶莹的汁水就会顺着指缝争先恐后地涌出来。

                      图为团队成员进入葡萄园

夏天的重庆,骄阳依旧似火,却也悄悄孕育着葡萄的甜蜜。果农穿梭在田垄间脚步轻盈且充满着希望。他们时而俯身轻抚被保鲜纸包裹的葡萄,时而手里拿着剪刀修剪枝丫从而增强透光通风性,果农告诉我们,葡萄的种植可大有来头。他指着土垄说,这个土壤加入了腐叶,也翻松,这样既可以为根系提供透气的生长环境,又为葡萄的生长供给充足的养分。他还说到种植葡萄的每个过程都需要顺应时节,春天要补充养分,夏季注意暴雨积水,秋季要依赖充足的阳光,冬天要修剪枝条,为明年的生产奠定基础。这些讲解让我明白种植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树上挂着饱满而丰盈的果实,反映的是果农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

                      图为葡萄生长情况

微风拂过,像一直无形的手轻轻抚摸着大自然的孩子——葡萄,果实相互碰撞着,先是吹起葡萄的“帽子”,让阳光趁机多漏下几块光斑,落在葡萄架上、田垄上、田埂上。藤蔓和叶子随风摇晃,发出“沙沙”的声音,弄得蝉也忍不住跟着伴奏,演奏着交响曲。

这里的果农深知单纯的种植葡萄是赚不了什么钱的,因此,他们也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就像让游客亲自来采摘葡萄,体验丰收的乐趣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伴随着葡萄的香味,我也踏入了葡萄园中,参与采摘。园中的果农笑着递来竹篮并且教我该如何正确省力地采摘葡萄、如何挑选最甜的葡萄。可是说得多不如做得多,我已经忍不住亲自上手了。我轻轻托起一串如玛瑙版紫的发黑的葡萄,指尖还沾着清晨残存的露珠。“咔擦”一声,剪刀剪断了葡萄果柄,一串沉甸甸的葡萄便掉入我的手中。我也学着果农的样子穿梭在田垄间,时而抬头欣赏这连片的葡萄瀑布,时而低头寻找田地间的宝藏。最后提着装满葡萄的篮子走出果园,身上还残留着葡萄的清香,经久不散。

                 图为团队成员观察葡萄生长情况

回头望着这诺大被阳光镀了金边的整片葡萄园,再低头看这手中装满了葡萄的篮子,我意识到了这次三下乡教会我的道理。我们平时都在学校里学习着书本上的知识,很难有机会能够深入基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葡萄园的实践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却让我看见了所有的收获都需要一份耕耘,而每一份耕耘的背后都蕴含着汗水。实践不仅仅是眼睛看,更是要双手做。只有亲手触摸到真实的果柄,才可能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通讯员 张钰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钰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