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藏同慧 陈秋霞 王益慧 王振遥 ) 7月8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红炬逐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三下乡”活动进入第三天,队员们走进红果树景区感受自然与历史交融之美,奔赴郑场劳动基地体悟劳动真谛,在山水与烟火间收获成长 。
▲图为团队成员在红果树景区合照
▲图为团队成员在劳动教育基地合照 夏俊 供图
红果树景区:赏自然奇观,触历史温度
踏入红果树景区,队员们先后探访天星洞、太平天国遗址。天星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在灯光下勾勒独特风貌,石笋、石柱错落,默默记录千万年地质变迁;太平天国遗址前,斑驳墙体与留存旧空间,直观呈现历史痕迹,似能传递岁月温度。
▲图为团队在红果树景区内前进 王益慧 供图
队员们深切感知:脚下土地,既有自然馈赠的壮美,也有先辈镌刻的精神印记,自然神奇与历史厚重在此交织,让大家对这片土地的过去与现在,有了更深层认知 。
郑场劳动基地:悟耕作智慧,品劳动烟火
离开红果树景区,大家来到郑场劳动基地。在农耕文化展示区,"触摸农耕文化 培养劳动精神"的展板格外醒目。听着老师讲解农耕文化的起源脉络,透过老照片与农具实物,队员们读懂了前人的耕作智慧,也明白了劳动传承的深层意义。
▲图为杨老师讲解农耕文化 王振遥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传统农耕工具,触摸古老智慧 王振遥 供图
随后的“欢乐厨房”体验,更是让现场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队员们分工协作,洗菜时仔细挑拣黄叶,切菜时手法各显神通,在一阵忙碌中,零散的食材逐渐变成喷香的烤串。洗菜时的闲聊、切菜时的互相提醒,让大家对“劳动”有了实实在在的感知,更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深意。
▲图为劳动教育基地中体验摘桃子 王益慧 供图
▲图为备菜过程
一日行程收尾,队员收获满仓。红果树景区让大家看见自然美好,学会敬畏热爱自然;郑场基地让大家在协作中体会劳动价值、读懂付出意义。这些感悟将化为动力,推动队员后续把自然之美分享他人,将劳动体悟融入基层服务,以青春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担当 。
撰文 | 陈秋霞 藏同慧
图片 | 王益慧 王振遥
审核 | 王雯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藏同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