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洪斯宇 罗欣苒 报道 王辰良 冯昱翰 摄影)为推进乡村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武昌理工学院田野新青年星火辰光志愿者服务队走进乡村小学,开展“我的身体”“运动健康”“奇妙手工之旅”系列特色课程。该系列课程以填补乡村教育资源缺口为目标,通过系统化教学设计,将知识传递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为乡村教育体系提供补充性教学支持。
“我的身体”课程聚焦生理认知与安全防护教育,构建“认知—辨别—防护”的教学逻辑。志愿者虞伊茹采用图文对照方式,清晰呈现男女生生理结构差异,通过具象化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性别认知框架。课程设置“身体界限”认知环节,明确隐私部位的范围界定及保护原则,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身体权利边界知识。针对安全防护,课程以风险场景列举为基础,系统讲解独自外出的潜在风险及应对规范,形成从认知到行为的完整教学链条,强化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
▲图为虞伊茹讲我的身体课程
“运动健康”课程以体育课安全规范为核心,建立科学化的运动指导体系。志愿者潘松炜将热身流程拆解为关节活动、肌肉拉伸、身体激活三个递进环节,形成标准化的操作规范。教学中,通过动作示范与原理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热身对预防运动损伤的生理作用,掌握不同运动项目的针对性热身要点。课程强调“流程化运动”理念,要求学生严格遵循“热身—运动—放松”的科学流程,为体育课安全开展提供实操性指导。
▲图为潘松炜上小小安全卫士课
“奇妙手工之旅”课程以自然材料为载体,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志愿者于嘉琦围绕树叶的形态特征与创作运用,建立“材料认知—技巧学习—自主创作”的教学结构。课程通过讲解树叶的自然属性,引导学生理解材料与创作的关联;通过基础拼贴技巧示范,传授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通过自主创作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材料运用、结构组合等技能。课程最终形成的多样化作品,体现了实践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成效。
▲图为于嘉奇上奇妙手工之旅课
▲图为小孩子们的手工展示
活动结束后,武昌理工学院田野新青年星火辰光志愿者服务队张盛隆表示:“此次系列课程是团队参与乡村教育服务的系统性实践,通过结构化教学设计实现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未来团队将持续调研乡村教育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开发更多实践类教学项目,为乡村素质教育发展提供持续性支持。”(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洪斯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