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传承,薪火同行”志愿服务队宣讲组的雷涛、孙可嘉前往司徒铺村支部委员会,以宣传湖南省高校资助政策为核心,面向当地村民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专题宣讲,为当地大学生及其家长系统介绍多元化教育帮扶渠道,精准助力更多湖湘学子圆梦。
宣讲现场,宣讲团队系统梳理了国家及湖南省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涵盖生源地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大核心支柱。针对村民最关注的生源地贷款,雷涛深入浅出地解析其核心优势:“全日制本专科生每年最高可贷2万元,在校期间利息全免,毕业后享5年还本宽限期,最长贷款期限22年。”
图为宣讲团成员在村委会进行宣讲 孙可嘉则聚焦实操环节,精炼说明办理要点,强调首次申贷需学生与共同借款人至户籍地县级部门办理,并警示征信的重要性。为让政策细节更易聚焦,团队现场还分发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手册,同步串联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政策。宣讲团队直抵乡村最前沿,精准定位村民需求痛点,将复杂的政策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民生解决方案,有效激活基层政策传播效能,使国家资助政策真正成为托举学子梦想的坚实阶梯。
村民李大爷的感慨道出群众心声:“孩子们读书能借钱,国家还贴利息,心里石头落地了!”大学生彭烯则目光坚定:“政策给了我们底气,学成后我定要回来建设家乡,不负这份支持!”
本次宣讲不仅精准传递了生源地贷款惠民本质,更深刻彰显了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进步的战略意义。宣讲团队从专业解读到风险提示,从学业资助到就业衔接,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它不仅为经济困难学子筑牢求学保障,更以教育公平为支点,减少基层家庭“因学致贫”焦虑。“把政策讲进群众心里,才能真正发挥效能。”宣讲员孙可嘉坦言。未来,团队将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动资助体系惠及更多农村家庭,让政策红利扎根民生实处,为基层教育保障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