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青春执笔,绘美溪州”实践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3 21: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裴远南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6月5日至7月4日,黎明职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青春执笔,绘美溪州”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深入福建省南安市美林街道溪州村,开展为期3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针对该村公共空间闲置、特色产业文化展示不足的问题,队员们运用专业所学,重点改造废弃铁路景观、美化公共空间并设计水暖文化展示载体,探索校地共建长效机制。

初到溪州村,实践队员们便一头扎进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密集的走访调研很快锁定了两大痛点:一段长约350米、荒草丛生、存在安全隐患的废弃铁路长期闲置,村民改造意愿强烈;同时,作为南安水暖卫浴产业的重要区域,溪州村缺乏有效的载体来讲述自己的产业故事和文化底蕴。“那段铁路荒着可惜,也不安全,能变成大家散步的地方就好了。”一位在铁路边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村民表达了朴素的愿望。基于此,“废弃铁路景观化改造”与“水暖产业文化沉浸式体验设计”被确定为实践队的两大核心任务。

面对废弃铁路改造的挑战,在专业教师王雅云的指导下,实践队制定了“低维护、可持续”的设计原则。景观设计专业的队员们成为主力,他们精心挑选了金盏菊、狗尾草、蜜糖草、狼尾草等本地易成活、生命力强的乡土植物,沿着锈迹斑斑的铁轨打造了多处错落有致的特色花境节点。这些植物并非随意栽种,而是考虑了季节变化与景观的延续性。铁轨两侧,一些固定在旧枕木上的耐候钢标识牌悄然立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钢材表面自然形成了一层红褐色的锈层,奇妙地与植物的生长节奏相呼应。蜜糖草盛开时,柔和的粉色花朵中和了钢材的冷硬质感;而当狼尾草抽出修长的穗子,随风摇曳,又为这片空间增添了几分时光沉淀的韵味。田子芸解释道:“我们希望打造一条会‘生长’的风景线,即使我们离开,这些植物和变化的锈迹也能继续讲述溪州的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在废弃铁路沿线种植本地易成活植物,打造特色花境节点 裴远南 供图

夜幕降临,铁路沿线并没有刺眼的路灯,取而代之的是散落在枕木间隙、散发着柔和光晕的“月牙”。这是实践队员为解决乡村照明难题的创新方案——太阳能月亮灯。这些灯具造型仿若新月,白天默默吸收阳光储能,夜晚则自然发出莹莹光亮,宛如散落的星子点缀在铁轨之上。“关键是角度的设计,”负责照明方案的学生介绍道,“在直道区域,我们将灯具调整为30度仰角,这样既能保证地面有足够的光线,又能避免光源直射人眼,实现‘见光不见灯’的艺术效果,让灯光真正融入夜色。”如今,这条曾经的“遗忘之地”在夜晚成了村民散步纳凉的新去处。

图为正在改造的废弃铁路场景,实践队员们为太阳能月亮灯准备零件。裴远南 供图

如何让溪州的“水暖之乡”名片更响亮?实践队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们走访了当地多家水暖龙头企业,深入了解产业发展历程和特色工艺。他们将目光投向村里的公共墙面和闲置角落。在小巷深处,一堵原本灰扑扑的墙面焕然一新,成为村里最吸睛的“告白墙”。炽热的红色背景上,“溪州”两个大字苍劲有力,旁边的“I❤XIZHOU”字样直白而热烈。“这想法来自和村民的聊天,他们对自己家乡和产业的自豪感特别强。”负责墙面设计的教师吴志强说:“这面墙迅速成为村民和游客打卡点,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风景线”。此外,队员们还结合水暖元素(如水流形态、阀门造型、管件轮廓)设计了系列特色标识图案,融入村内多个公共空间的导视系统和装饰细节中,潜移默化地传播着溪州的产业基因。

图为溪州村“告白墙”文化景观,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墙。裴远南 供图

实践成果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溪州村党委书记徐裕章在验收时感慨道:“黎明职业大学师生的这次实践,意义远超环境美化本身。他们带来的不仅是‘面子’上的靓丽风景,更在‘里子’上激发了村民们参与家园建设、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他观察到,看到家门口的巨大变化,不少村民主动找到实践队和村干部,询问能否也帮忙设计一下自家庭院,参与村庄日常清洁维护的热情也明显高涨起来。“以前觉得公共地方是公家的,现在觉得是自己家的一部分,看着这么美,自己也想动手让它更好。”一位刚清理完门前小路的村民笑着说。

为了将这股青春力量持续注入乡村发展,2025年7月3日,就在实践结束前夕,黎明职业大学与溪州村村委会正式签署协议,共同建立“青乡共营工坊”。该工坊依托此次实践成果,共建成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旨在打造一个集“实践教学”、“产业赋能”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长效平台。“这意味着我们的学生未来会定期回到溪州,参与村庄的深化设计、产业策划和文化活动;村民也可以参与到工坊的维护和运营中,甚至学习一些基础的园艺、设计技能。”黎明职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座工坊,成为链接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发展动能的一座坚实桥梁,标志着校地合作从一次性的实践活动走向了常态化、机制化的新阶段。

图为黎明职业大学与溪州村共建“青乡共营工坊”揭牌仪式现场。裴远南 供图

三十天的汗水浸润,换来了废弃铁路的重生、特色文化的彰显和村民共建家园的热情。黎明职业大学学子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在溪州村这片土地上绘就了看得见的风景,也播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种子。随着“青乡共营工坊”的启动,这份来自校园的青春赋能,将在未来持续助力溪州村的振兴之路。(通讯员 裴远南)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裴远南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