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计信学院 黄婧怡)当盛夏的蝉鸣渐起,遇上岁月沉淀的黄昏,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夕阳e路”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以“智慧助老,情暖夕阳”为航标,在香苑养老公寓展开了一场跨越代际的温暖对话。从6月30日的筹备集结到7月6日的温情告别,短短七日,队员们凭借专业所长,编织出关怀的细网,以青春的热忱搭建起心灵的桥梁,让数字时代的余晖与银发岁月的霞光交相辉映。
筹备会上的破冰与分工,早已为这场爱心之旅埋下伏笔。擅长文艺的队员将歌舞与游戏精心编排,摄影爱好者备好镜头等候笑脸绽放,技术骨干则构思着如何用通俗语言拆解数字难题。当团队带着这份赤诚走进养老公寓,自我介绍时的腼腆问候、经典老歌的悠扬旋律,迅速消融了年龄的隔阂。老人们跟着节奏轻拍手掌,掌心的温度仿佛在诉说:最动人的交流,从来无关技术,只关乎真心。
反诈宣传的讲台上,队员们化身“防诈卫士”,用一出诙谐小品演绎保健品诈骗的套路。当“骗子”的花言巧语遇上老人的警惕反驳,台下的笑声里藏着觉醒的力量。这不仅是表演,更是用年轻视角为长辈筑起的数字防线。后续的细致讲解中,“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口诀,随着队员们耐心的叮嘱,悄悄住进老人们的心里。
镜头是时光的琥珀。为老人们佩戴趣味装饰时,银丝与彩饰相映成趣;按下快门的瞬间,皱纹里的笑意被永恒定格。当装裱好的照片送到老人手中,有人轻抚着画面里的自己,喃喃道“好久没这么开心过了”。学院领导的亲临慰问,更让这份温暖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尊老敬老从来不是孤立的善举,而是代代相传的文明接力。
古今对话的课堂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张居正的改革智慧,在队员的讲述中穿越时空;建国后的国防崛起、科技腾飞,则让亲身经历过岁月变迁的老人频频颔首。老人们分享的青春故事与队员们讲述的时代新篇,在小小的活动室里交织成历史的交响。而拍拍操的旋律响起时,银发随节奏轻扬,每一个伸展、每一次拍手,都是生命活力的赞歌。
离别那日,《火红的萨日朗》的吉他声里,老人们轻轻摇摆的身影成了最动人的伴舞;《桃花朵朵开》的手势舞中,颤抖的指尖开出了不舍的花。纪念贺卡上的字迹或许稚嫩,却写满“常回家看看”的约定;《难忘今宵》的合唱里,湿润的眼眶见证着:一周的陪伴虽短,却在彼此生命里刻下了温暖的印记。
这场实践,是计信学子用代码之外的语言书写的社会责任,是青春力量与银发岁月碰撞出的文明火花。当“夕阳e路”的旗帜暂别香苑养老公寓,留下的不仅是防诈知识、温馨照片,更是一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承。或许正如一位老人所说:“你们来,不是教会我们用手机,是教会我们,老了也可以活得像孩子一样快乐。”
这场为期一周的实践,终将成为时光里的珍贵剪影,但它所播撒的温暖种子,正悄然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当“夕阳e路”的旗帜暂别香苑养老公寓,留下的不仅是防诈知识的普及、温情瞬间的定格,更是一份跨越代际的承诺——青年学子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的担当不会褪色,用真心陪伴温暖银发岁月的行动不会止步。
夕阳与晨曦的相遇,本就是世间最美的景致。“夕阳e路”的故事暂告一段落,但青年与老者的守望相助,永远在路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林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