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筑梦,艺启童心: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鹿鸣书声志愿服务队开展手工艺术启蒙课

发布时间:2025-07-10 19: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彬语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10(通讯员 王欣瑶 王州烁 吴远斌 报道 孙姸 摄影)为了打开乡村孩子的艺术之门,引导孩子们用双手创造美,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7月10日上午,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鹿鸣书声志愿服务队在红坪镇中心学校开展了以“指尖筑梦,艺启童心”为主题的手工艺术启蒙课,让艺术的种子在大山深处悄然萌芽。

▲图为支教队员指导孩子们画画

本次工艺术启蒙课以“触手可及的创造力”为核心理念,精选剪泥塑、传统绘画等易操作、材料易得的课程内容。课堂上,志愿者老师通过“观察自然—联想创意—动手实践”三步教学法,引导孩子们用双手探索世界的多样可能,鼓励孩子将乡土记忆融入作品,用艺术的语言表达情绪与想象,让艺术表达扎根生活土壤,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创造的乐趣。

▲图为支教队员观察孩子们的绘画进度

传统绘画课程一开始就吸引了众多孩子的注意。课程开始,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了解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知识,如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的技巧和风格。随后,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按照自己喜好的主题创作作品。每个孩子的画作都充满了生动的色彩和独特的构思,从简单的线条到细致的笔触,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将传统绘画技法与个人的艺术表现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品。

▲图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黏土课程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魔法时刻”。志愿者们从揉、捏、搓、压等基础技法教起,让孩子们在指尖与泥土的互动中感受塑形的乐趣。小小的粘土团在他们灵巧的双手中逐渐变成了小动物、花朵、甚至是栩栩如生的小人物。在自由创作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冲破束缚,一块块普通黏土变成了承载着乡土记忆与童真幻想的艺术品,也让他们懂得:创造的快乐,远比作品的“完美”更重要。

▲图为支教队员和孩子们展示粘土作品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到学生家长韩林莉,她表示:“艺术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培养观察力、表达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样一系列充实而有趣的课程,孩子们在假期中得到了全面的启蒙与成长。” (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彬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