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李鸿彬) 在岭南文化的滋养下,广州市花都区门口坑村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与人文底蕴。2025年7月10日,“花葛” 岭南特色文创实践团继续驻留于此,以探寻古村文化脉络、挖掘文创灵感为使命,希望从古老村落的肌理中,找寻与现代文创融合的密码。
▲步道起点
漫步古村步道
门口坑村步道,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最初是村民往来耕作、交流贸易的通道,贴合村落山水形态打造。绕过山丘,串起村口集市、农田与各户人家,是古村发展脉络的见证者。它盘踞于村口坑村腹地,北接古朴民居群落,南连村外田野,如一条纽带,将村落各个板块紧密相连。
▲团队成员在步道行走
沿着步道前行,我们全方位感知村落布局。古朴民居错落分布,斑驳墙面上的岁月痕迹,与庭院中盛放的 青 草相映成趣。团队成员不时驻足,用镜头捕捉独特景致,从错落屋脊到巷道拐角,试图记录下古村最本真的全貌。在交流中,大家感慨步道作为村落“脉络”,不仅串联起空间,更让历史与当下对话,为后续文创挖掘地理与人文融合的素材,提供了鲜活样本。
▲当地村民讲解步道历史
探访村落书舍
告别步道,团队成员寻至村中书舍。它静卧村落一隅,虽经时光洗礼,但厚重文化气息依旧弥漫。踏入书舍,古朴木质结构映入眼帘,梁柱纹理间,岁月痕迹清晰可见。在这里,历史化作可抚的沧桑,沉淀在空间的年轮中。团队成员意识到,书舍蕴含的乡土联结、人文传承,是岭南古村文化的核心,为文创注入灵魂,可转化为承载乡俗记忆的文创符号。
▲村落书舍
结语
“花葛” 岭南特色文创实践团在与书舍之间聆听人文余韵。古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是岭南文化的生动符号。接下来,团队成员将梳理素材,以文创为桥,让古村历史与现代生活相连。我们期待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花葛”与门口坑村的文创篇章,让古村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大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鸿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