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赋能乡村,青春筑梦苗乡 —— 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Sunshine Action志愿服务小队开展普通话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1 10: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文静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王宏程、周雨晴)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地区普通话普及,2025年7月5日,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Sunshine Action志愿服务小队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尧市镇大坪村开展普通话调研活动,并于2025年7月6日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尧市镇大坪村村民居委会二楼开展了一场以“童语诵同音,推普筑未来”为主题的普通话推广宣讲活动。

图为小队成员们在当地村民家进行普通话调研

麻阳苗族自治县尧市镇大坪村地处山区,村民日常交流以方言为主,儿童在语言启蒙阶段缺乏标准普通话学习环境,这影响其教育资源获取与长远发展。

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Sunshine Action志愿服务小队基于这些情况,依托“乡村振兴+创新+推普”模式,精心筹备了此次普通话宣讲活动。上午10时,宣讲活动正式开始。小队成员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普通话知识融入趣味活动中。小队成员徐锦如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向小朋友们阐述普通话的重要性。她以“普通话是通向广阔世界的钥匙”为切入点,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到学好普通话能帮助家人更好地进行产品推广。随后,徐锦如选取《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经典传统故事,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讲述,让小朋友们在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魅力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普通话的规范发音和表达方式。

紧接着,小队成员郑文静借助多媒体资源,为小朋友们播放《为什么学习普通话》小视频。视频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结合麻阳盘瓠文化、苗族风情等内容,从日常交流、旅游服务、文化传承等多个角度,阐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视频播放结束后,郑文静拿出结合麻阳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的绕口令,如“麻阳苗绣秀苗乡,普通话说好助推广”,带领小朋友们进行口语训练,帮助他们纠正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方言口音问题。活动现场,小朋友们热情高涨,在小队成员郑文静的耐心指导下,通过反复练习,小朋友们发音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得到明显提升。

在活动的高潮环节,小队成员向顺发带领小朋友们开展“影视配音秀”,选取《我和我的家乡》影片片段及麻阳民族文化纪录片,让小朋友们通过配音练习语调语速。随后,小朋友们集体朗诵诗歌《小梦想,大世界》,在朗诵中锻炼普通话水平,增强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图为小队成员徐锦如进行宣讲

图为当地小朋友进行绕口令练习

宣讲环节结束后,小队成员们与小朋友们移步至居委会一楼,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小队成员们通过组织游戏、聊天谈心等方式,鼓励小朋友们大胆开口说普通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小朋友们不再羞涩,纷纷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学习烦恼和未来梦想。小队成员们认真倾听,给予耐心的回应和积极的引导,进一步拉近了与小朋友们的距离,小朋友们在交流中也感受到了普通话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活动接近尾声,小队成员们与小朋友们在大坪村村民居委会前合影留念。

图为小队成员们与小朋友们合影

对于Sunshine Action志愿服务小队的成员们而言,此次活动也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历。小队成员徐锦如感叹道:“看到小朋友们从不敢开口到自信表达,小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和自身肩负的责任。这不仅是一次语言教学活动,更是一次传递知识、播撒希望的过程。”成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投身于普通话推广和乡村文化教育事业,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活动形式,为乡村儿童带来更多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

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Sunshine Action志愿服务小队的此次活动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普通话推广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乡村儿童的语言能力,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口,还通过“普通话+民族文化”的形式,推动了苗族盘瓠文化、非遗技艺的传播。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语言文化的振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乡村语言文化发展实际来看,随着各方推广工作的持续推进,普通话在乡村地区的普及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同时也为乡村小朋友构建更完善的语言学习环境,助力乡村小朋友在语言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文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