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行陈楼③ |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慧耕耘”实践团深耕新沂陈楼村用知识浇灌振兴之花

发布时间:2025-07-11 09:3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悦欣 杨青珞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杨青珞)为深入践行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使命,7月7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慧耕耘”暑期实践团赴江苏省新沂市陈楼村,开展了一场融科普教育、专题调研与田间实践于一体的科技助农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在陈楼村村委会门前合影

趣味课堂,播撒绿色种子

实践伊始,团队便将目光投向乡村的未来——少年儿童。精心准备的“乡间童趣课堂”在陈楼村热闹开场。围绕“节水减排,绿色生活”主题,成员们通过生动宣讲、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节水知识、节能减排理念和垃圾分类方法。制作简易净水装置、参与趣味垃圾分类竞赛、进行节约用水知识抢答……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了环保知识,手工环节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小组协作能力,绿色的种子悄然播撒心田。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小朋友们普及环保知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垃圾分类

聚焦一线,问计田野发展

为深入了解乡村发展脉络,团队成员分别对陈楼村李蒙书记、种粮大户、驻点研究生进行了专访。专访交流聚焦于村里的粮食生产现状、化肥施用情况以及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度与应用难点。李书记讲到:“过去种地总迷信‘大力出奇迹’,一亩地恨不得撒满种子,就盼着能增收。现在托南农科技小院和肖教授的技术支持,咱学会了‘精打细算’,种子用量大大压缩,靠精准播种、科学管护,产量稳稳当当!这实实在在的增收,是咱村最硬气的‘成绩单’!”随后的研究生访谈,则从专业角度为实践团本科生解答了田间管理的技术疑惑,使书本知识在真实的田野场景中变得立体而鲜活。

图为驻点研究生向实践团成员展示田间管理系统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陈楼村支部书记李蒙

田间地头,实践见真知

团队成员深入陈楼村的“科技前沿阵地”——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的试验田。这片承载着品种与技术希望的田地,是未来推广应用于全村2500亩大田的“孵化器”。实践团成员第一次真正踏入水稻田,感受泥土的温度与水稻的生命力。尽管,40度的高温天气,这也丝毫不影响团队成员的热情,他们不仅仔细观察水稻形态特征,验证课堂所学,更带着勘测病虫害的具体任务,对试验田进行分组观测。当书本上的“稻瘟病”真实展现在眼前,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理论与实践在田埂间实现了深度融合。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水稻田中勘测稻瘟病

知行合一,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活动紧凑而充实,从面向儿童的科普启蒙,到与乡村管理者和科研一线人员的深度交流,再到亲身下田实践勘测,“慧耕耘”实践团完成了从实践调研到理论学习,再回归实践应用的完整闭环。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及时进行了深入的体会总结与详实的数据、访谈资料整理。此次陈楼村之行,不仅锻炼了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更强化了强农兴农的责任使命情怀。他们将带着田野的馈赠和对“三农”情怀的深刻理解,继续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撰文 | 马悦欣

图片 | 杨青珞

审核 | 杨宸宇 张博文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杨青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