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智水润乡野——河海学子解码数字治污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7-11 18: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童琳、岳涵琪、刘瑞芯、饶旎泠   阅读 5.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响应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探索乡村振兴与生态治理融合路径,河海大学“碧水清源”六合农村污水治理调研实践团赴南京市六合区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PPP项目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智慧平台体验及校友访谈,深入了解项目运维体系。

7月10日,由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和水文水资源学院组成的“碧水清源”六合农村污水治理调研实践团前往南京市六合区进行学习调研。在三峡北控(南京六合)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开启调研活动。

图为实践团队与两位校友合影


校友采访:从校园到一线的成长启示

调研团采访了陈正雷和王进两位校友,20年入职三峡北控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在座谈会上,两位校友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职业感悟。从刚进公司面临的挑战如何克服、入职以来整个行业的变化、职业选择以及对河海学子的期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交谈,陈正雷学长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他建议学弟学妹多参与真实项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专业能力。其次他还强调了沟通在职场中的重要性。王进则从运维管理角度强调细节把控的重要性,在谈及职业选择时,他鼓励大家:"环保行业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坚守,更需要敢为人先的创新。”

图为团队成员与校友交流


六合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多方协同护生态,创新模式惠民生

项目副总盛冰清为实践团讲解了六合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的整体情况和技术工艺,该项目作为江苏省重大生态环保PPP项目,2020年启动,总投资约20亿元左右,覆盖9个街道2500多个自然村,服务人口达四五十万。着重介绍了PPP模式在项目中的应用,包括政府与企业的分工、20年的合作期限以及风险共担、提升效率等特点,同时提及了项目推进中面临的农村协调难、技术适配等困难及解决措施,还有项目在环境改善、农村卫生习惯提升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强调了充分调研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工艺及资源化利用对于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重要性,体现了该项目在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中的双重价值,以及为其他地区类似项目提供的有益借鉴。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项目公司副总盛冰清


智慧运维:“1+N”体系激活科技动能

下午,调研团参观了南京六合污水设施管控平台,平台集视频监控、实时数据采集、多纬度报表、远程操作及水文预报于一体。在运维中心副经理刘亚洲的带领下,实践团深入了解智慧平台集中管控调度中心。经理从专业视角详细介绍了项目核心功能以及运作模式,着重讲解了智慧平台的集中管控和项目的人工协同。介绍了在污水处理异常情况下如何通过智慧管控平台线上追溯,形成“线上监控+线下服务”的立体运维。

图为项目公司运营中心副经理刘亚洲为团队成员讲解智慧管控平台


此次河海大学“碧水清源”实践团的调研活动,既深入探寻了六合区农村污水治理的实践密码,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与一线从业者的交流、对智慧平台的体验,团队不仅见证了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更深刻理解了青年一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展望未来,这样的实践将激励更多学子扎根基层、深耕环保,以专业所长守护绿水青山,为推动长江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而六合模式的成功经验也必将在更多土地上绽放生态与民生共赢的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饶旎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