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青春飞扬·科韵渝夏”团队走进万州区三峡初中、三峡小学

发布时间:2025-07-11 10: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敏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7日上午10点30分,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科韵渝夏”志愿服务团队走进万州区三峡初级中学和三峡小学,志愿者余刘艳和侯雨彤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家精神”主题讲座。这场以魔术启幕、以故事为脉的分享,让看似遥远的科学家精神,化作触手可及的成长力量。

讲座伊始,只见志愿者老师余刘艳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高举一张“白纸”,由志愿者侯雨彤协助喷洒“魔术药水”。当“科学”二字在白纸上渐渐显形,台下的孩子们无不惊叹连连。志愿者老师笑着说:“科学从不在遥不可及的云端,而在我们对世界永葆好奇的眼睛里,在那些推动时代前行的精神力量中。”这场奇妙的“白纸显字”魔术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对“科学家”的想象。

图为志愿者余刘艳开题演讲

“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这是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情怀。”紧接着,志愿者余刘艳引出了“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的故事,带领着同学们一起探寻科学家精神的真谛。“1932年的何泽慧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面对‘女生学不好物理’的质疑时坚定反驳,并以全班最高分毕业。”话音刚落,台下就有孩子攥紧拳头:“我也要像她一样,别人不信偏要做到!”这声童言,恰是对“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生动注解。

图为两位志愿者展示魔术实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德、法两国实验室的岁月里,何泽慧首次发现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又与钱三强在简陋条件下发现铀的三分裂、四分裂现象。“他们在实验室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做实验。”志愿者的话让孩子们惊呼,同时也让大家明白,爱国从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像何泽慧这样,把每一次实验都变成报效祖国的阶梯,这份“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与“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本就是科学家精神的底色。“1948年,何泽慧夫妇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带着科研成果和热忱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当志愿者询问为何要这样做时,一个小男孩地说道“因为她想让中国变得更强大。”男孩朴素的话语,点出了“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的核心。

图为同学们认真听讲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科学的光芒,要靠一代代人传递。讲座的最后,志愿者老师余刘艳指着荧幕上袁隆平、南仁东、屠呦呦等人的名字总结到,他们背后都有着与何泽慧相同的精神。志愿者们递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希望孩子们如同开头的魔术一样,将科学家精神藏于心中,未来用自己的方式让其继续发光。

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科韵渝夏”志愿服务团队也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就像何泽慧当年播撒科学的种子,让更多孩子明白:科学家精神不在遥远的实验室,而在每一句追问、每一次坚持和热爱里。少年强则国强,当科学家精神融入这些稚嫩的身影,未来的科技星河必将更加璀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