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社区“七彩假期”爱心托管志愿活动第二天——多彩课程助力成长,志愿服务传递温情

发布时间:2025-07-08 22: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饶嘉怡 褚毅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8日,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暑期实践队开展的东港社区“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迎来第二天。在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暑期实践队的精心组织下,志愿者们通过创意美术课、红色文化课堂、手工实践等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连接童真与梦想的桥梁。志愿者们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喜悦的同时也感慨着“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看到他们专注创作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最温暖的回应。”

在清晨的美术教室里,室内的粉色调与窗外的阳光笼罩相映成趣,志愿者俯身指导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绘制动物速写,发梢随着讲解轻轻晃动。

当孩子们提问时老师也会立刻蹲下身,握着她的手调整画笔角度。当孩子们骄傲地举起画作说‘这是我画的小猫咪’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色彩,更是他们眼中鲜活的世界。”

上午的时光里,冯文锦与朱文娜老师采取协作模式开展作业辅导,带领同学们系统整理当日待完成的作业清单,随后针对数学、语文等学科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启“一对一”攻坚,帮助孩子们逐步拆解知识盲区,确保每个疑问都能得到清晰解答。

下午的手工课上,冯文锦、朱文娜老师继续与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冯文锦和朱文娜老师继续担任手工课授课老师,今天的课程内容是超轻粘土和扭扭棒创意制作。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五颜六色的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每位同学面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粘土清香。"大家可以自由发挥,做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者花朵。"实践队老师鼓励道,教室里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课程结束时,孩子们的作品摆满了展示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这场手工课的意义远不止于技艺传授,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审美情趣,更收获了专注与耐心。而志愿者们也在教学中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用耐心呵护童真,用鼓励激发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创造中找到自信,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当日活动尾声,作业辅导环节由杨思敏和金元超同学接力承担。经历一下午妙趣横生的手工创作,孩子们仍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却已自觉收起玩心,端坐桌前翻开作业本。教室里老师们见证着知识盲区被逐一击破,孩子们在答疑解惑中不仅巩固了当日所学,更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诀窍,为充实的一天画上圆满句号。最后,朱文娜老师负责当天的收尾工作,组织孩子们签到,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安全地回到家里。

夜幕降临时,志愿者们在会议室复盘今日活动,同时看着记录下的一张张笑脸,他们深刻体会到,这种双向治愈正是活动的深层价值。七彩假期的意义不仅在于托管,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美的种子、爱的火种。”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互动,终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养分,志愿者老师们与孩子们也会收获更加令人动容的美好经历。

(通讯员 饶嘉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褚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