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将青春智慧融入基层治理,南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青春志愿齐洛瓦,情暖夕阳伴童心”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6月26日至28日,奔赴南昌齐洛瓦社区,聚焦“卫生守护、文化传承、科技赋能”三大核心维度,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躬身力行,筑牢社区卫生安全网
在卫生守护方面,队员们直面老旧社区治理难点。针对楼道堆物、消防通道堵塞这一安全隐患,队员们不畏酷暑,肩扛手抬清理沉重杂物,汗水浸透衣衫。面对居民初期的不解,队员们结合真实火灾案例耐心解释畅通生命通道对救援黄金时间的重要性,以真诚沟通化解疑虑,最终赢得居民支持与主动参与,甚至自发递水助力。焕然一新的楼道不仅疏通了物理空间的生命线,更在居民心中筑起了安全堤坝。同时,队员们深入绿化带及公共区域,手持镰刀、垃圾袋,向丛生杂草宣战。烈日炙烤下分工协作,清除、归拢、装袋、清运井然有序。经过奋战,社区环境重现清爽整洁,有效消除蚊虫滋生隐患,路过的居民由衷称赞环境改善带来的舒心感受,微小行动传递出共建共享的和谐理念。
情暖桑榆,厚植社区文化新沃土
在文化传承领域,服务队多线并进传递温暖与文明薪火。队员们精心设计“蔬菜水果套套乐”趣味活动,热情邀请社区老人参与互动。暖心走访中,队员们带着果蔬探访原灯泡厂老职工,倾听他们跨越六十载的社区生活故事与时代变迁感慨,在抚今追昔中传递青年一代的敬意。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教育学院专业优势,以“传承优秀文化,放飞童年梦想”为主线,为社区儿童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书法课堂上,一对一耐心指导让孩子们在宣纸上留下稚嫩真诚的作品,自豪感油然而生;纸盘画创作中,小小纸盘承载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剪窗花、折纸环节,红纸化作栩栩如生的窗花和满载梦想飞向蓝天的纸飞机,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生根。值此建党104周年之际,团队深入开展“喜迎七一 重温党史”活动。队员们先夯实理论根基,深化对党的初心使命认知;走进社区广场,用通俗语言和动人故事向居民宣讲党的光辉历程,架起青年与社区的连心桥。
创新赋能,点亮社区科技智慧光
在科技赋能维度,队员们积极探索科技服务民生、连接情感的新路径。他们以“AI赋能社区发展,科技点亮童心”为切入点,将课堂所学技术带入社区。运用AI图像处理技术,将活动中捕捉的孩子们专注学习、欢乐游戏的精彩瞬间,奇妙转化为灵动漫画风格或融入奇幻虚拟背景。作品呈现时,孩子们惊喜的欢呼充满了房间,正是科技种子在童心中萌芽的生动体现。队员们进一步延伸科技温度,运用AI技术精心处理服务队与社区老人的温馨大合照、团队活动留影等承载集体记忆的照片,赋予其统一温暖明快的动画风格,使熟悉的面庞焕发别样亲和力。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在提升社区生活质感、丰富居民精神世界上的巨大潜力。
此次“三下乡”齐洛瓦之行,是青春与基层的深情对话与双向滋养。队员们以汗水守护社区安全底线,用专业与温情厚植文化根脉,借创新科技点亮互动体验。他们在俯身倾听中读懂责任分量,在真诚互动中传递时代温度,在躬身实践中磨砺意志品格。斑驳的老房与跃动的“志愿红”交相辉映,无声诉说着新老两代人的温暖接力与精神传承。南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学子们,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洪流,让志愿精神在社区沃土灼灼其华,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赓续中华优秀文化、拥抱科技向善注入了澎湃而温暖的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乐祺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