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5日讯(通讯员 孙浩民、张冰清、张桐羽) 8月21日,盐城师范学院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推普耘乡韵”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永明社区,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推普宣讲活动,借助普通话搭建沟通桥梁,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居民合影
乡音淳朴依旧,推普步履弥新
实践团队走进永明社区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普通话推广专题讲座。团队成员依据当地方言实际情况,聚焦居民日常交流中的发音重点与难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系统化讲解和规范化示范。从基础词汇的标准发音到日常交流的文明用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居民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掌握普通话知识。“原本觉得普通话表达困难,在青年志愿者的专业指导下,现在已掌握基本发音要领。”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普遍反馈,“提升普通话水平不仅有助于增进亲情交流,更为今后的城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社区居民开展推普宣讲
扎根基层聆乡音,把脉需求促推普
推普宣讲后,实践团队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调研了当地居民普通话使用现状和实际需求。调研结果表明,中老年群体在医疗卫生、交通出行、代际交流等民生领域对普通话学习的需求尤为显著。为此,团队精心设计了生活场景模拟教学模块,重点围绕“就医问诊”“商场购物”“亲情通话”等高频生活场景开展情景化教学实践,切实提高群众实用语言技能水平。同时,团队成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互动交流等方式,引导村民树立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耐心纠正发音偏差,并共同排查村内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为提升乡村文化素养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居民进行互动交流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居民进行互动交流
乡情音韵两相宜,推普传承双赋能
推普宣讲后,实践团队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调研了当地居民普通话使用现状和实际需求。调研结果表明,中老年群体在医疗卫生、交通出行、代际交流等民生领域对普通话学习的需求尤为显著。为此,团队精心设计了生活场景模拟教学模块,重点围绕“就医问诊”“商场购物”“亲情通话”等高频生活场景开展情景化教学实践,切实提高群众实用语言技能水平。同时,团队成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互动交流等方式,引导村民树立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耐心纠正发音偏差,并共同排查村内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为提升乡村文化素养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鼓励社区居民用普通话讲述家乡故事
实践团队长郭庭妤表示,本次走进永明社区开展的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扎实有效的行动,助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进程,成功构建了群众沟通的桥梁。本次活动不仅有效推动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工作,也使团队成员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能力的提升,深刻体会到了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展望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走入更多村社企业,开展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推广普通话活动,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沟通环境。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张桐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