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
互联网信息学院中华文脉传承团于2025年7月5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中走进重庆十八梯,十八梯蜿蜒而下,如同一条镌刻着巴渝记忆的时光纽带。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山就势而立,木梁青瓦间,完美诠释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于此,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且意义非凡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这条充满史韵味的巴渝记忆时光纽带注入青春活力。
活动现场,实践队成员们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他们穿梭在人来人往的街巷里,化身“贴心向导”,凭借对十八梯分路图的熟悉度,热情、耐心地为游客们指路,帮助游客顺利抵达目的地,解决了游客们的出行困扰,他们亲切的态度和专业的指引,赢得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实践队成员们积极引导游客和市民下载APP,扫码参与党建知识竞答。在普及知识的同时,激发市民的学习激情。成功完成答题的市民,都能获赠一张印有十八梯独特风貌的明信片作为纪念。通过这种新颖的互动方式,不仅传播了党建知识,还让市民在答题过程中深化了对党的认识。让本次志愿活动不止停留在服务的层面。
在古朴的石碑下,中华文化传承团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历史宣讲活动。他们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资料,向现场市民讲述十八梯从三国时期起源,历经各朝发展变迁,成为连接重庆上下半城要道的传奇历程。从其名字的由来传说,到曾经繁华的市井景象,再到如今的历史文化风貌,娓娓道来,仿佛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领略十八梯不同时期的独特魅力,让现场市民深刻感受到这条老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十八梯不仅是建筑的集合,更是巴渝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此次互联网信息学院中华文脉传承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便民服务、党建知识传播与历史文化宣讲有机结合,实践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他们不仅为十八梯的游客和市民带来了便利与知识,更让这条老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时代,新征程。巴渝文化跨越时空,生生不息。十八梯作为重庆具有辨识度的精神标识。在未来,学院将继续与十八梯结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通讯员 陈彦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彦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