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移风易俗工作是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和培育新时代乡村风尚的关键一环。西昌学院艺术学院文明倡导实践队聚焦昭觉县“移风易俗”主题,7月4日团队深入基层村落开展调研与宣传活动,助力乡村文明建设。
图为西昌学院艺术学院文明倡导团队在南坪社区。习学斌 供图
团队抵达昭觉县新城镇南坪社区后,便迅速投入到“移风易俗”知识宣讲活动的筹备与实施中。他们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向社区居民们详细讲解了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些通俗易懂的讲解,团队成员们旨在引导居民们从根本上摒弃那些陈旧落后的陋习,积极践行新时代的文明新风。
在宣讲活动的过程中,社区居民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专注,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每一个细节,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同。更为可贵的是,居民们还主动与团队成员们展开了积极的交流互动,他们纷纷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对于移风易俗这一议题的独到见解。
图为团队成员为居民讲解“移风易俗”知识生活案例。万沛驿 供图
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与社区居民深入交流。通过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居民代表交谈,队员了解到社区近年通过红黑榜公示、宣传墙、主题墙绘等提升了居民文明意识,但部分居民表示传统习俗转变仍需持续引导强化。成员们还关注到了南坪社区“红黑榜”公示栏,其分红榜和黑榜,旨在引导居民践行文明规范。
图为新城镇南坪社区移风易俗红黑榜公示栏。王俊涵 供图
在昭觉县新城镇南坪社区完成调研与宣讲后,团队深入昭觉县四开镇好谷村、洛且博村、燕麦地村等多个村落,开展进一步的实地调研与宣传活动。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惊喜地发现,各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举措。
好谷村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成员职责与操办规范,禁大操大办、索要高价彩礼,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同时,建立民俗文化坝子管理制度,要求村民办红白事前登记,控制宴席规模与菜品标准,倡勤俭节约、厚养薄葬,抵制迷信活动,引导村民践行文明生活方式。
洛且博村与燕麦地村则通过墙绘、宣传标语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移风易俗宣传氛围。墙绘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了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理念,如反对高价彩礼、提倡节俭办事等,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同时,各村还积极利用民俗文化坝子等公共空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宣传教育、文艺骨干培训、辅导讲座等,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图为洛且博村移风易俗宣传墙。张鑫森 供图
在与不同村落的村民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村民们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正在逐步提高。许多年轻村民表示,在结婚等人生大事上,他们更倾向于遵循新风尚,不盲目攀比彩礼、宴席规模,而是更加注重情感和家庭生活的质量。一些老年村民也提到,在丧事办理过程中,他们逐渐接受简办理念,不再进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而是选择以庄重、环保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鑫森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