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李雨希 赵雯婷)7月7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智渠”社会实践队在宁乡市资福镇窑里社区举行“数智启蒙”开班仪式暨首场人工智能(AI)科普课。11名具有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将以“智渠润乡:数智赋能资福‘三新’振兴实践”为主题,在该镇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对于此次实践,资福镇窑里社区干部赵伟红表明了认可与支持。她指出,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尤为关键。“智渠”实践队的数智启蒙活动,为本地青少年提供了接触前沿科技、拓宽视野的宝贵平台,对激发科学兴趣、培养未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AI科普活动现场
作为“智水润苗”主线的核心内容,首场AI科普课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参与。实践队员们用通俗语言和生动案例,为学生们讲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当介绍到AI在智慧家居中控制电器、在智慧农业里识别病虫害等贴近生活的应用时,课堂上不时响起孩子们“哇!”“原来是这样!”的惊叹声,眼神中充满了对科技的惊奇与向往。
互动体验环节气氛热烈。“老师,AI可以辅导我写作业吗?”“我可以用AI帮我画一幅画吗?”在队员们指导下,学生们亲身尝试与AI对话、进行创意绘画,直观感受技术魅力。“AI真的很厉害,感觉它能帮我们解决好多问题!”一位小学生兴奋地说。另一位同学则表示:“以前觉得AI很神秘,现在知道它就在身边,我想认真学习AI知识!”实践队后续将面向资福镇中小学生提供系列“数智启蒙”活动,包括AI知识讲解、Scratch编程入门等,预计覆盖200余人次。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互动教学
在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同时,实践队也同步开展了“智渠引灌”助产业与“智流续脉”传文化行动。团队将深入油茶园、晒烟田及“福窑”文化点,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团队还将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本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播。
“智渠”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李雨希表示,团队将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通过系列实践助力资福镇培育人才新苗、激发产业新机、焕活文化新生,为构建技术驱动、人才支撑、文化浸润的乡村振兴新生态贡献力量。
图为科普宣讲后支教队员与学生们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雨希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