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岭党员忆初心,红色基因代代传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绘梦传遗”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卢沟桥事变88周年特别报道

发布时间:2025-07-07 23: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钟小敏   阅读 51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7日,值此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绘梦传遗”突击队师生叩开了瓜岭村老党员的家门,开展了“寻访红色记忆,赓续共产党人血脉”主题党员走访慰问活动。在青砖黛瓦的古民居里,师生们与三位跨越不同时代的老党员围坐长谈,在“拉家常”中打捞红色记忆,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岁月对话中焕发新生。

(一)百年人生镌刻家国印记:从战火硝烟到岁月静好

突击队走访的首位老党员已95岁高龄。作为瓜岭古村的“活历史”,他的一生深深扎根这片土地。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饱尝饥寒,到解放战争的动荡里颠沛辗转,再到新时代安享政府保障的晚年生活,老人用“从颠沛流离到岁月静好”的亲身经历,道破“没有国家安定就没有个人幸福”的朴素真理。当他抚摸着古村斑驳的砖墙时,浑浊的眼中闪着光:“这些砖瓦记得住战争的苦,也看得见现在的甜。”这份与故土熔铸的情缘,正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苦难走向复兴的生动注脚。

图为“绘梦传遗”突击队师生与首位受访的高龄老党员合影

(二)古宅里的信仰传承:敢为人先的誓言与时代担当

在雕梁画栋的百年古宅中,突击队员与老党员围坐畅谈。第二位老党员于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光荣入党,回顾起自己的入党历程,他语气变得深沉:“入党前,经历过那段党内外动荡不安的时期。但越是艰难,越能看清党员肩上的责任。” 话音刚落,他目光坚定,铿锵有力地说出“党员就要敢为人先!”的誓言,让在场师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他以先锋标准在岗位上树立模范,更在特殊历史时期以坦诚理性的态度回顾过往,将个人经历化作历史镜鉴。当古宅的木窗棂透进阳光,映照在他讲述入党历程的面庞上,那份“敢为人先”的担当,恰如岭南荔枝的甘甜,在岁月沉淀中愈发醇厚。

图为突击队队员聆听第二位老党员讲述红色故事

(三)回归时刻的信仰礼赞:与国家大事同频的入党初心

此行走访的第三位老党员虽双眼蒙尘,心却始终明亮。尽管视力障碍让他生活多有不便,需要政府帮扶,老人却以竹石般的坚韧活出了生命的厚度。每日清晨,村民们总能遇见他拄着盲杖缓步而来,来到河边的荔枝树下和老友闲话家常。这份历经沧桑仍不改的乐观,源自他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紧相连的赤诚信念。“入党的年份和国家大事紧紧拴在一起。”说到1997年香港回归时的入党宣誓,他声音突然提高,字字铿锵。一句“入了党,心就要跟党走到底”的朴实承诺,将个人信仰融入时代脉搏。描述回归盛典的礼花时,他仿佛重回举国欢腾的时刻。岁月在眼眸刻下的风霜,掩不住爱党初心的璀璨。这颗与国家命运同频跳动的心,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活驻脚。

图为视力障碍老党员在村公园与突击队队员亲切交流

走访尾声,师生们将老党员的故事绘制成“红色记忆手账”。在卢沟桥事变纪念日这一天,三代党员的人生叙事如同岭南古村的镬耳山墙,勾勒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精神图谱。当年轻学子们告别古村时,青砖路上回响着的,不仅是老人们的谆谆嘱托,更是新时代青年接棒爱国主义精神的铿锵足音。

文字|钟小敏|李帝株|许芳瑜

图片|曾乐如|陈裕佳

一审|钟小敏 二审|张莹莹 三审|严景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钟小敏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