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子用科学星火点亮乡村希望之光

发布时间:2025-07-06 17: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琳智,郑子佳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科学启航:乡村课堂的奇妙探索

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 (通讯员 郑子佳、章玥)七月的白杨坪村,阳光如细丝般洒落,将田野的绿意与屋舍的温馨交织成一幅宁静的画卷。“小白杨”实践团,这群心怀教育热忱与科学探索精神的青年,踏入了白杨坪林区中心学校的教室,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探索之旅——火山喷发模拟实验课。这不仅是科学的奇妙展现,更是现代科学在乡村大地上的生动播种。

图为实践团员讲解模型制作过程 郑子佳摄

随着上课铃声的悠扬响起,一位实践团成员走上讲台,以一段引人入胜的介绍拉开了课程的序幕:你们可曾想过,地球上有一种力量,能瞬间重塑地貌,甚至影响全球的气候。此言一出,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他们瞪大眼睛,脸上写满了好奇与期待,仿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揭开火山喷发的神秘面纱。

实验正式开始,实践团成员首先示范了如何用两个一次性杯子和橡皮泥制作火山口。孩子们围在周围,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随后纷纷动手尝试。在他们的巧手下,一座座“火山”逐渐成形,有的孩子还别具匠心地在火山口添加了细节,使其看起来更加栩栩如生。接着,孩子们用报纸将杯子外面包起来定型,再用灰色的橡皮泥裹在外面,为“火山”披上了一层岩石的外衣,仿佛真的置身于火山脚下。

实践探索:实验中感受科学魅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适时向孩子们讲解火山喷发的科学原理:“小苏打和柠檬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在狭小的火山口内积聚,最终将‘岩浆’喷发出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仅记住了这个有趣的科学现象,更了解背后的化学原理,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图为学生做“火山喷发”实验现象 陈浩野摄

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火山喷发”。孩子们依次向火山口加入小苏打粉和几滴红色食用色素,那鲜艳的红色如同炽热的岩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紧接着,迅速倒入柠檬酸和水,刹那间,火山口冒出了大量的气泡,“岩浆”如决堤的洪水喷涌而出,场面壮观而震撼。孩子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惊喜的笑容,他们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火山”喷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自豪。这堂火山喷发模拟实验课,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了主动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希望播种:科学之光照耀乡村未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小朋友解答问题 陈浩野摄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依然沉浸在兴奋之中,他们围在实践团成员身边,七嘴八舌地提问,眼中闪烁着对科学世界的无限向往和渴望。实践团成员耐心地解答着孩子们的问题,鼓励他们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次“三下乡”活动只是“小白杨”实践团科学教育普及之路的一个起点。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带着知识与热情,走进更多的乡村学校,为孩子们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科学课程。他们坚信,通过科学教育的普及,能够激发乡村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乡村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让科学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科学与乡村的交融正如春日暖阳,温柔而坚定地驱散着蒙昧的阴霾。“小白杨”实践团的“三下乡”活动,就像一颗璀璨的星火,点燃了乡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之火,也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乡村孩子们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琳智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