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学子走访特殊家庭:用陪伴传递温暖

发布时间:2025-07-06 17: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丹丹 董伊婷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7月1日至3日,湘潭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暑期三下乡团队深入湘潭市雨湖区繁白村,走访多个特殊家庭,用实际行动为困境中的孩子与家庭送去关怀与希望。三天时间里,志愿者们与残障儿童、贫困学子、留守儿童面对面交流,在柴米油盐的日常中触摸生活的温度,从细微之处见证爱的力量。

71日:初相遇,困顿中见微光

7月1日午间,团队成员戴幸子、雷波等四人走进14岁少年刘澈的家。刚结束中考的刘澈正处于人生的岔路口,面对志愿者时,他低头抿唇,眼神里藏着紧张与好奇。当志愿者问及暑假计划,他轻声回应“想先玩一个月,再预习高中课程”,简单的话语里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谈及学习,刘澈父亲在一旁向志愿者补充“数学成绩不错,但英语较弱”。志愿者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鼓励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图为三下乡团队走访贫困学子图片

同日下午,另一组志愿者来到特殊少年石宇佳家中。刚进门,石宇佳就来到门口,见到陌生人咧嘴而笑。母亲向志愿者介绍:“他说不出想要什么,但我知道他想做什么。”朴素的话语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注意到,当手机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时,石宇佳会坐直身子跟着节拍晃动手臂,脸上笑容愈发灿烂,这是小宇佳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他也正以这种方式带给身边人欢笑和安慰。

72日:再走访,细节处感守护

7月2日午后,志愿者们重访石宇佳家。看见志愿者就张开手臂靠近。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小宇佳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情绪,却会用眼神追随母亲,偶尔因环境嘈杂烦躁时,母亲一安抚便会安静下来。“他现在长重了,抱久了胳膊会酸,但我们会尽力照顾好他。”母亲的话语里,藏着日复一日的坚守。志愿者戴幸子感慨:“他身上没有一点磕碰痕迹,衣服永远干净整洁,这都是父母用爱铺就的守护。”

▲图为三下乡团队走访残疾儿童图片

74日:关怀,希望照现实

7月3日至7月4日,团队将目光投向留守儿童李英豪。作为繁白村目前唯一的留守儿童,他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走进李英豪家中时,他正为物理和数学难题愁眉不展,志愿者们立即投入辅导。志愿者戴雨欣用平板为他上物理启蒙课,雷波辅导数学难题,原本愁眉不展的李英豪逐渐舒展眉头,主动提问。“他性格开朗,学得很快,”志愿者们说。

▲图为三下乡团队走访留守儿童图片

三天走访,志愿者们在繁白村留下了串串足迹。见过石宇佳听见音乐时晃动的小手,听过刘澈谈论未来时细微的声音,也见证了李英豪解开难题后的雀跃。这些特殊家庭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处处透着生活的韧性。“三下乡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把脚印留在泥土里,把关怀送进心坎里。”团队成员董伊婷在日记中写道。这场与繁白村的夏日相遇,让爱与希望在平凡的日子里肆意生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伊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