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绘兰图”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兰溪市一社区开展以“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为主题的科技特色课堂,邀请宇树科技研发的四足仿生机器人“机器狗”走进课堂,开展了一堂生动的人工智能互动教学课程。该活动旨在普及前沿科技知识、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推动科技教育在基层社区的覆盖与实践。
活动中,实践队成员围绕“机器狗”的基础构造、动力系统、智能交互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并结合PPT演示与现场操作展示,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科技大课堂”。在互动环节中,机器狗现场展示了灵活跳跃、倒地自起、识别互动、模拟问候等动作,引发孩子们的阵阵惊叹。
“我只在电视上看过,没想到它真的来到我们社区了!”不少孩子在课后兴奋表示,曾在春晚中见过这类仿生机器人,如今却能亲手触摸、近距离观察,感受到人工智能的真实存在。这种由“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的科技体验,也让他们对智能科技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在课堂后半段,实践队还精心设计了“我眼中的机器狗”创意绘画环节,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未来机器人”。有的孩子为它装上翅膀,幻想它能飞天探险;有的孩子给它设计了书包和笑脸,希望它成为自己的“学习伙伴”。一幅幅天马行空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对科技的热情,也体现了他们将知识与想象力融合的创意思维。
据介绍,此次进课堂的机器人由国内知名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研发,具备高性能四足运动能力和人机交互功能,在科研教学、公共服务、安全巡逻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本次活动通过将“科技课堂”引入社区夏令营,拓展了人工智能教育的覆盖范围,也为基层少年儿童提供了接触未来科技的宝贵机会。
“人工智能不应只存在于实验室或一线城市的展览馆,通过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入课堂,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初步的科技认知,拓宽思维视野,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主动地探索知识、拥抱创新。”实践队指导老师表示,“绘兰图”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不仅注重传统文化与设计美育的融合,更关注科技普及与创新素养的引导。此次活动也是团队将高校专业优势服务地方教育的有益尝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淳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