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助力中小学生普通话推广,来自长沙师范学院“星火先锋”志愿服务队的唐老师带领长沙望城金树村共30名孩子,开启了一场寓教于乐的普通话课堂。旨在通过趣味互动与知识讲解,共同探索普通话的魅力。
文化溯源:从"雅音"到通用语的传承
课堂伊始,小唐老师用一个南北方人交易的小故事引出普通话普及的意义,以“普通话的前世今生”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的动画短片,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从商周的“中原雅音”,到隋唐“官话”的统一,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的推广历程,孩子们了解到普通话不仅是现代交流工具,更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原来从前的人说话也像我们一样有标准发音!”三年级学生昕昕惊叹道。
▲图为推普课堂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
语言魔法屋:拼音教学绕口令大闯关
小唐老师首先带孩子们重新认识了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引导孩子们回归语言学习的本源——以拼音为舟,载汉字之舟楫,溯源文字之美。相关研究发现,多数普通话发音偏差的根源,实则在于拼音基础不牢:声母发音部位模糊、韵母归音不准、声调起伏失当,犹如建筑缺了稳固根基。唯有从拼音这个语言“基因码”入手,通过科学训练让每个音节的声、韵、调精准到位,方能为普通话的规范表达筑牢基石。
紧接着就是备受瞩目的绕口令环节。小朋友们屏气凝神,以惊人的语速展开对决。“板凳宽、扁担长”的急促节奏,"红凤凰粉凤凰"“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的色彩碰撞,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课堂笑声绵延不绝。绕口令并非所谓炫技,而是让孩子们在笑声中体会普通话的韵律美——就像给每个字插上翅膀,让语言真正“活”起来。
▲图为推普课堂绕口令环节
播种未来:让语言规范生根发芽
小唐老师表示:“6-12岁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通过情景教学、竞赛激励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标准发音,未来计划将普通话课程与经典诵读、戏剧表演相结合,打造更具活力的语言教育平台。”
当童声里不再有方言的隔阂与羁绊,孩子们便能以更加清晰、标准的语言与世界对话,他们的梦想如同展翅的雄鹰,即将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此次“童声推普站”课堂,不仅为金树村的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学习普通话、感受语言魅力的优质平台,营造了“人人学普、人人讲普”的良好氛围,更在他们纯真的心灵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这颗种子,将随着他们的成长生根发芽,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坚实力量。
▲图为推普课后小朋友们和小老师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