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共探畲乡发展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03 18: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万心怡 吴建衡 余有航 熊雯晞 李翼 郑慧伦 杨兴恺 滕婧尧   阅读 5.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青山叠翠,畲韵悠悠。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切实将乡村振兴政策转化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生动实践,2025年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工益新锋”实践团,怀揣着服务乡村、助力振兴的热忱,走进江西省资溪县,感受民族风情与乡村振兴交织的魅力。

(一)展馆探秘:解码畲乡蜕变之路

实践团成员来到资溪县乡村振兴馆参观学习,图文并茂的展板全方位展现畲乡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成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畲乡从脱贫攻坚时期的艰苦奋战,再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的华丽蜕变。展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映射着畲族村群众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动人故事。畲族彩带编织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文创产品,展现着传统文化的创新生命力。实践团成员注意到数字化互动屏上,特色农业产业布局、乡村旅游规划等内容的呈现,深刻感受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了解资溪乡村振兴发展史

二)稻田躬行:体悟农耕劳作之情

为加深对乡村振兴的实践体验,实践团成员走出展馆,挽起裤腿,赤脚下田,在农田中开启沉浸式劳动课堂。在当地村民的悉心指导下,成员们手持秧苗,三指轻捏,将秧苗整齐插入水田,与农民并肩作战。农耕过程中,成员们虚心向当地农民请教农耕技巧,农民们也热情地传授经验。高温天气和水田劳作的双重考验,让成员们对“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有了切肤体会。作为工学院的学子,成员们凭借专业视角敏锐洞察到,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努力夯实机械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知识基础,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以青春力量助力农村现代化建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农田跟随农民学习插秧

(三)酒坊问艺:触摸传统技艺之魂

制酒产业是推动资溪畲族村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它以当地优质粮食为原料,带动了周边种植业的发展。实践团成员跟随当地酿酒农户,走进传统酒坊,近距离体验畲族传统制酒工艺。酿酒农户向成员们耐心讲解从原料筛选、蒸煮发酵,到蒸馏取酒的全过程,邀请成员们共同品尝当地的特色酒。成员们也亲手参与制酒过程,协助摊凉糯米、将糯米均匀拌入酒曲中,观察糯米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奇妙反应。传统制酒工艺是畲乡乡村振兴进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鲜活样本,成员们亲手触摸到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交织的脉搏,看到了工科知识赋能传统产业的无限可能,为乡村振兴注入生动活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协助酿酒农户摊凉糯米

此次资溪之行,于实践团成员而言,是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课。从展馆里的辉煌成就,到稻田中的辛勤耕耘,再到酒坊内的匠心传承,成员们体悟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在乡村的生动实践。成员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共同绘就乡村发展的壮美新画卷。

供稿团队: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工益新锋”实践团

通讯员:万心怡 吴建衡 余有航 熊雯晞 李翼 郑慧伦 杨兴恺 滕婧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万心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