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污水横流、垃圾乱堆,现在环境好了,日子过得也舒心!”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村民的朴实话语,道出了乡村环境治理带来的民生变迁。2025年7月14日至17日,安财学子深入怀远县古城镇开展农村环境污染及垃圾处理情况专项调研,用青春脚步丈量乡村环保实效,用实践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实践活动正值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民生议题。作为典型的农业乡镇,怀远县古城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共性挑战。小分队成员们带着“如何让绿水青山常驻乡村”的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旨在探寻适合农村实际的环保治理路径。
7月13日,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却挡不住队员们的热情。绿水青山小分队收拾好调研问卷、采访提纲等材料,乘车前往怀远县古城镇,为次日的正式调研做足准备。一路颠簸中,队员们反复核对调研方案,期待着揭开古城镇环保治理的真实面貌。
7月14日上午,小分队首先来到古城镇村委会。在与村委书记等村干部的座谈中,队员们详细了解到当地环保治理的政策落地情况。村委书记介绍:“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环保,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全面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污水管网铺设等工程,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座谈会上,村干部还就垃圾清运机制、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等具体问题与队员们深入交流,为调研提供了重要的政策背景支撑。
7月15日,在村委书记的带领下,小分队开展了随机实地观察。队员们沿着村道走访,只见昔日的“垃圾死角”已被整洁的公共活动空间取代,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分类垃圾桶,村内污水处理站正有序运转。在村民活动广场,队员们通过发放调研问卷、一对一访谈等方式收集一手资料。“现在村里每天都有专人收垃圾,不像以前随手乱扔了”“稻田养虾不仅增收,还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一举两得”……村民们分享着环境改善带来的获得感。调研中,队员们特别关注到村里创新开展的“生态稻田虾结合种养体系”,这种绿色农业模式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成为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生动案例。
7月16日,指导老师赵园园组织队员们召开实践总结会。会上,队员们分享着调研中的所见所闻:从村干部的政策解读到村民的真实反馈,从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实效到生态农业的创新实践,一个个鲜活案例让大家对农村环保治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赵园园老师对实践活动给予充分肯定:“这次调研让大家走出校园,在田间地头真正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希望你们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环保治理的青春力量。”随后,队员们分工整理调研材料,着手撰写调查报告。
此次古城镇实践调研虽只有短短数日,却让队员们收获颇丰。夏日的高温没有消磨大家的斗志,田间地头的汗水换来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队员们不仅看到了国家环保政策在乡村落地生根带来的显著变化,更深刻认识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正如队长王越所说:“这次实践让成员明白,乡村振兴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作为青年学子,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乡村建设中,为守护田园风光、呵护绿水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安财学子的古城镇之行,不仅记录下乡村环保治理的坚实步伐,更传递出青年一代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样的青春实践正汇聚成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力量,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在更多乡村变为现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云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