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西华大学管理学院"蜀绣新韵传承队"的九名女生怀着对传统工艺的崇敬之情,来到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的"蓉绣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蚕丝扇制作体验活动,并有幸采访到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传承人陈晓亚老师,深入探寻蜀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蓉绣坊招牌)
一、蚕丝扇制作:指尖上的匠心传承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为队员们演示了传统蚕丝扇的制作工艺。只见老师将蚕茧放入锅中煮制,溶解蚕茧中的胶质,然后将处理好的丝线浸泡在热水中。队员们围坐在工作台前,小心翼翼地用镊子从蚕茧中寻找那唯一一根主丝。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充满挑战,蚕丝细若游丝,稍有不慎就会断裂或打结。
“找了十分钟都没找到主丝,眼睛都看花了。”队员小张苦笑着说。但大家都没有放弃,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终于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根主丝。接下来的缠绕过程更是考验耐心,需要将细如发丝的蚕丝按照特定顺序均匀地缠绕在扇面上。队员们全神贯注,生怕一个不小心前功尽弃。
经过三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九把精美的蚕丝扇终于完成。在阳光下,蚕丝扇泛着柔和的光泽,每一把都独一无二。“原来一把看似简单的蚕丝扇,背后需要这么多道工序和耐心。”队员小吴感叹道,“对传统手工艺人更加敬佩了。”
(队员制作的蚕丝扇成品)
(队员正在缠绕丝线)
二、对话大师: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活动的高潮是采访蜀绣大师陈晓亚。陈晓亚老师多次被评选为先进生产者和优秀技术人员,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永兴和蜀绣名师魏光建。她熟练掌握多种基本针法,敢于创新,作品受众多消费者青睐,三异绣《龙·凤》《白衣少女与小熊猫》等作品被收藏,单面绣《白度姆》获四川省美术精品展金奖。
陈老师热情地向队员们展示了她正在创作的三异绣作品。令人惊叹的是,这幅作品正反两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图案:正面是憨态可掬的黑白大熊猫和小熊猫,背面则是棕色的小熊猫。“三异绣要求正反两面针法不同、色彩不同、图案也不同,是最考验绣娘功力的技法之一。”陈老师解释道。
当被问及学习蜀绣的经历时,陈老师回忆道:“自己是1981年开始学习蜀绣的,那时还不到17岁。”原来,陈老师出身于蜀绣世家,母亲就是绣厂的设计师。“从小看着母亲画设计图、绣花,不知不觉就爱上了这门手艺。”
(陈晓亚老师简历图)
三、坚守与创新:蜀绣传承人的匠心之路
陈老师坦言,四十年的蜀绣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觉得很新鲜,但很快就遇到了瓶颈期,绣什么都不满意,特别烦躁。”“更艰难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困难时期,蜀绣卖不出去,这些绣娘的日子过得很苦。”
为了生计,陈老师曾尝试转行做营业员、销售甚至药师。“但那些工作虽然赚钱,却让我静不下心来。”最终,出于对蜀绣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考虑,陈老师选择了坚守。“钱少一点没关系,能安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照顾好家庭,就满足了。”
正是这份坚守,让陈老师在蜀绣艺术上不断精进。她不仅精通传统针法,更勇于创新,将现代审美融入传统技艺。她的作品既有传统蜀绣的精致典雅,又充满时代气息,深受海内外收藏家喜爱。
四、薪火相传: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谈到对年轻人的期望时,陈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手工能力普遍欠缺,连缝个扣子都困难。但我希望你们至少能把针线活当作一种生活技能。”
陈老师建议年轻人可以将蜀绣当作兴趣爱好,“工作之余绣绣花,能让心静下来。”看到队员们专注制作蚕丝扇的样子,陈老师欣慰地说:“你们今天的状态就很好,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能静下心来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队员们被陈老师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深深打动。即便在接受采访时,陈老师手中的针线也从未停歇,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匠人的专注与执着。
“陈老师对蜀绣的热爱和坚持让我们深受启发。”队长小段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会尽己所能宣传蜀绣文化,让这门千年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陈晓亚老师正在绣制三异绣)
五、传承与创新:让蜀绣绽放时代光彩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珍贵价值。蚕丝扇制作让她们亲身感受到匠人的不易;与陈晓亚老师的对话,更让她们理解了坚守与传承的意义。
蜀绣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陈晓亚老师用四十年的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而“蜀绣新韵传承队”的队员们,则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担当。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蜀绣技艺,并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展览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蜀绣、爱上蜀绣。她们相信,在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中,蜀绣这门千年技艺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正如陈晓亚老师所说:“传统不是守旧的代名词,创新也不是对传统的背叛。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的技艺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这或许正是“蜀绣新韵”最深刻的内涵——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让蜀绣艺术永远年轻、永远动人。
(全体队员与绣坊相关人员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华宇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