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上午,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川渝益童行”志愿服务队来到重庆市巫溪县胜利乡龙狮村开展 “科学小实验”趣味科普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小朋友们对化学的兴趣,同时传播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次的化学科普活动中,志愿服务团队将生活用品与化学实验相结合,利用烧杯、量筒、色素、蜡烛取样勺等专业的器材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彩虹摩天轮”、“杯子提盘子”、神奇沙”、“彩虹喷泉”四个实验。
“彩虹摩天轮”实验,点亮孩子科学梦
活动现场,志愿者将孩子们分为三组,每组都分发一份彩虹糖、盘子和水,并逐步演示实验步骤:将彩虹糖按不同颜色间隔,均匀摆在盘子边缘围成一圈,接着缓缓向盘中央倒入清水,没过彩虹糖一半高度。不一会儿,神奇的现象出现了,彩虹糖的色素逐渐溶解于水中,向中间扩散,不同颜色的色素相互交融,形成美轮美奂的“彩虹摩天轮”。孩子们兴奋的瞪大眼睛,惊叹连连。
“水杯提盘子”实验,空气“大力士”
一个平平无奇的杯子、一个比杯口稍大的盘子、一小截蜡烛和水,演绎了一场无形的力量展示。实验中,志愿者将盘子放在小朋友面前,往盘子中垫上一张纸,用水打湿,将蜡烛放在盘子中央,点燃后迅速盖上杯子,等待蜡烛熄灭,便可以连同杯子把盘子提起来。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压力,以如此直观的方式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
“神奇沙”:水中的“避水珠”
当普通的沙子遇见特制的疏水材料,便化身“神奇沙”。孩子们好奇地将一小把这种沙子撒入清水中,只见沙粒像拥有生命的小精灵,瞬间聚拢成团,即便在水下也保持着干燥的形态,轻轻一捞,沙粒颗颗分明,滴水不沾。孩子们纷纷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触碰、感受这“水火不侵”的神奇沙粒。
“彩色喷泉”:瓶中的欢乐庆典
小苏打(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粉末的相遇,在滴入洗洁精和色素的塑料瓶中引发了一场迷你庆典。当孩子们将混合好的材料迅速倒入瓶中,只听“嘶嘶”作响,紧接着,大量绚丽多彩的泡沫如欢快的喷泉般汹涌而出,瞬间溢满瓶口。孩子们兴奋地跳起来,笑声充满课堂。
通过这些科学小实验,旨在激发孩子们对化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探索未知、勇于实践,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播下科学的种子。这场充满“化学魅力”的暑期陪伴,不仅为孩子们打开科学之窗,更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用知识与爱构筑起城乡教育的“彩虹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向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