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日讯(通讯员 单蔡鑫、于俊杰)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华诞,湘潭理工学院蓝韵童梦队于7月1日赴邵阳蓝印文化非遗基地,开展了一场以“探寻‘中国蓝’奥秘,献礼伟大时代”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将专业知识学习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通过亲身体验、深度交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党课”,以文化传承的实际行动为党的生日献上青春献礼。
(图为湘潭理工蓝韵童梦队庆建党104周年邵阳非遗基地实践合影)通讯员 刘李欣 摄
一、 亲历“一抹蓝”: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匠心精神
在非遗基地的展馆内,古老的蓝印花布纹样在现代服饰、家居用品上焕发新生,向来访的师生们展示了“东方之蓝”的无限魅力。活动中,最触动人心的环节是亲手体验蓝染技艺的全过程。
从拿起刻刀在油纸版上雕刻吉祥图样,到细心调和豆粉与石灰制成防染灰浆,再到亲手将白布浸入翻滚着生命力的靛蓝染缸,每一步都凝聚着专注与期待。当最后的灰浆被刮去,蓝白分明的图案如奇迹般显现时,队员们真切地触摸到了百年匠心与民族精神的温度,对“劳动创造美”有了最深刻的感悟。
(图为蓝韵童梦队成员体验蓝染技艺场景)通讯员 刘驰 摄
二、 擘画“蓝”图:在思想碰撞中探寻传承新路
为深入探究非遗的未来发展,实践队与基地非遗传承人及负责人进行了深度座谈。队员们了解到,这门古老的技艺并未在时光中褪色,而是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智变”——传统的手工雕刻正与机械化生产高效结合,科技创新为古老技艺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座谈会上,双方共同探讨了以“青蓝·星火”计划为核心,培养既懂技术又怀初心的“红色传承人”的构想。这次思想的激荡让队员们确信,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它与时俱进,骄傲地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图为团队与基地传承人交流后合影)通讯员 彭宇曦 摄
三、 立下青春誓言:以专业所学为文化强国续航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技艺的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面对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深蓝,在党的生日这一特殊日子里,湘潭理工学院蓝韵童梦队的成员们立下了庄严的青春誓言。
他们承诺,将以此次实践为新起点,用所学所能为这份古老的美丽注入新时代的活力。已有队员开始构思,计划利用现代技术为传统纹样建立“数字基因库”,用算法解码其文化语法;还有队员则立志成为新时代的“文化转译者”,通过新媒体平台,将这份手作的温度与匠人的情怀传递给更多人。这正是湘潭理工学院蓝韵童梦队对“强国有我”时代号召最具体、最真挚的回答。
(图为调研团队成员与基地负责人交流探讨)通讯员 刘李欣 摄
(图为蓝韵童梦队成员制作文创后与非遗传承人合影)通讯员 刘李欣 摄
从一块布到一种文化,从一门技艺到一个时代的精神缩影。此次邵阳蓝印花布之行,让湘潭理工学院蓝韵童梦队队员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巩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石。他们将带着这份感悟与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与汗水 。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单蔡鑫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