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日讯(通讯员 吴红 童慕雪)6月30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传承,薪火同行”志愿队,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与使命,走进宁乡市沙田乡中心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特色课程,拉开了三下乡支教活动的序幕。
图为老师在开班仪式上画的板报
志愿队带来的特色课程如同一幅五彩斑斓的教育画卷在校园铺展。黄琴小老师的趣味折纸课以“指尖上的艺术”为切入点,通过认识折纸、姓名牌制作、折纸教学和成果展示四个环节,让孩子们在折叠翻转间感受手工魅力。其中,姓名牌制作成为孩子们相互认识的“桥梁”。孩子们用彩笔认真书写名字,画上喜爱的图案,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在介绍自己的姓名牌过程中,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变得开朗,欢声笑语回荡在教室中,班级的凝聚力在轻松的氛围中悄然形成。这场寓教于乐的课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空间思维,更在互动实践中培养了观察力与耐力。
图为老师教孩子折纸
毛玲小老师的“24点速算”数学课堪称思维与协作的双重盛宴。她巧妙将“3×8=24”“4×6=24”等经典解题模型与“公平竞争、互助共进”的思政理念融合,当率先完成题目的孩子主动帮扶同伴时,数字游戏便升华为“知识同舟”的生动实践。在这场数字游戏的兴奋探索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敏捷思维,更于无形中体味了协作的力量。
图为老师上数学课
王耀小老师的红色宁乡榜样课,则以本土英雄事迹为鲜活教材,让孩子们在历史叙事中触摸信仰的温度,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种子埋进稚嫩心田。胡畅与肖永钰小老师的环保知识生活课,则通过生活化案例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渗透进日常认知,孩子们在“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中,逐渐建立起“地球小卫士”的责任意识。
“三下乡”第一天支教活动圆满完成,孩子们意犹未尽,志愿者们也收获满满。未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也将继续秉承“红色传承,薪火同行”的理念,让教育智慧流入乡村沃土,也让乡村孩童的求知目光照亮教育前行的方向,在“传承”与“赋能”的双向奔赴中,勾勒出新时代教育振兴的鲜活图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红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