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日讯 (通讯员 吴静怡、何云凯)为了提升乡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和谐温暖的乡村氛围,7月1日,集美大学“心手相牵,为爱启航”实践队深入漳州市华安县华丰镇良埔村,开展“”主题心理健康服务活动。通过心理微课堂、家庭教育讲座、老年人心理关怀座谈会及入户访谈调研等形式,为村民提供专业心理支持,用青春力量传递温暖,助力乡村心理健康建设。
春风化雨 润心成长
实践队队员林语珑主讲了一场以“墙缝里的春天”为主题的精彩心理健康微课堂。她巧妙地以绘本《风吹来的种子》作为开场,引导学生通过接龙朗读的方式,深刻体验种子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艰难历程。接着,通过观看抗挫教育视频《奔跑的向日葵》和《鹬》,孩子们从向日葵和小鹬的故事中领悟了坚韧不拔的抗挫精神。在互动问答环节,她激励孩子们发现并分享身边那些不屈不挠、战胜困难的榜样,从而汲取力量。她还精心设计了盲人行动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相互帮助中体验黑暗世界的迷茫,并感受到同伴间的温暖。课程的尾声,她通过“打勾打岔”趣味小游戏,引导孩子们为“堕落”、“放弃”等消极词汇“打岔”补笔划,为“加油”、“乐观”、“顽强”等积极词汇“打勾”添彩。最后,她以学生自主回顾总结和共同回答问题的方式圆满结束了课程。本次课程巧妙地结合了绘本阅读、视频赏析、情境体验与互动游戏,有效地引导孩子们积极面对挑战、吸取经验,学会携手克服挫折,迎接光明的“春天”。
实践队队员詹璐主持了一场以“不是每次都要赢”为主题的心理课堂,引导小学生深入探索挫折,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挫折观。她首先分享了力克・胡哲的真实故事,激励学生们在面对挫折时展现出勇气与坚韧。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并通过模仿表情包生动地表达出面对挫折时的情感。随后,詹璐以“石头的一生”为话题,引导学生将普通石头的经历与挫折相联系,并通过“在有裂纹的石头上画画”的活动,启发学生理解即使存在“裂痕”,也能通过创意和努力赋予生命新的价值和独特精彩。课堂的高潮部分是“我比划你来猜”的游戏,让学生在趣味互动中深刻体验到“不是每次都要赢”的含义,认识到接受挫折、在挫折中成长的重要性。这次课堂活动让“不是每次都要赢”的理念逐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引导他们以更豁达和坚韧的态度去拥抱生活。
实践队队员潘柳玟主讲的《跌倒的榜样》心理健康微课堂,引导学生们从榜样的挫折故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课堂伊始,潘柳玟通过一个趣味谜题——“发明电灯,失败无数次,点亮世界希望”——引出爱迪生的故事,激发学生们对榜样的力量产生浓厚兴趣。接着,一段生动的教学视频展示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艰难历程,使孩子们深刻领悟到“从失败中奋起”的成长真谛。在创意手工环节,学生们热情参与制作抗挫便利贴,并绘制富有创意的图案,其中一位学生还主动分享了自己的激励话语:“不要灰心,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战胜挫折。”本次课堂成功激励学生们学习榜样的力量,勇于面对挫折,并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心理韧性。
图为实践队队员开展《跌倒的榜样》心理微课堂。供图 何云凯
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锻炼他们面对挫折的韧性,实践队的詹璐、林语珑、潘柳玟、何云凯四位队员组织了一场以“逆风前行,共筑团队力量”为主题的素质拓展活动。活动涵盖了“踩气球大挑战”“拔河挑战赛”“夹气球跑”三大板块,让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收获无尽乐趣。在“踩气球大挑战”环节中,学生们脚踝绑上气球,两人一组互相配合,共同保护自己的气球并努力突破对手的防线,从而深刻理解到“团队合作克服挫折”的力量。在“拔河挑战赛”中,学生们紧握绳索,齐心协力,在僵持不下时也不轻言放弃,一些小组通过调整队员组合和优化节奏,最终实现了逆转胜局,“在挫折中求变,转机自现”的理念逐渐在学生心中扎根。随着“夹气球跑”游戏的进行,小组成员背靠背夹球竞速,在不断尝试与失误中寻找协作的最佳节奏,进一步增强了面对挫折的韧性。活动接近尾声时,主持人回顾了各项挑战,肯定了孩子们“永不放弃、善于协作”的表现,并强调了“逆风前行,团队必胜”的精神,激励学生们将活动中培养的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图为素质拓展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大合影。供图 何云凯
银龄守护 家育稚心
实践队于7月1日早上前往华安县华丰镇良埔村,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专题活动。实践队精心组织了家庭教育讲座和老年人心理关怀座谈会,通过结合专业讲座与心理服务的方式,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全面的心理支持。
谢清彬老师主讲了以“做好家庭教育,护航孩子成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20多名家长参与了活动。谢清彬结合具体家庭案例,围绕家庭教育核心问题,从“重视教育意义”、“反思教育方式”、“科学方法指导”到“青春期沟通技巧”四个模块展开讲解。讲座过程中,谢清彬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每个模块的要点。家长们听得十分专注,不时认真记录。讲座结束后,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家长们积极提问,谢清彬老师针对家长们提出的诸如孩子叛逆、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给予了耐心且专业的解答,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实践队举办老年人心理关怀座谈会,座谈会由谢清彬老师主持,活动吸引近40名老年人参与。会上,谢老师仔细了解老年人的幸福程度、睡眠状况、亲子关系及记忆力表现等方面。他结合具体事例,向老年群体详细阐释了抑郁情绪的外在表现以及如何识别抑郁症的技巧,浅显易懂地探讨了老年人可能遭遇的情绪挑战。最后,谢老师建议老年人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加强社交互动以及享受亲情陪伴等多种方式来抵御抑郁情绪。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开展老年人心理关怀座谈会。供图 侯雨昕
心语传情 爱满乡间
7月1日上午,集美大学“心手相牵,为爱启航”实践队走进漳州市华安县良埔村,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向乡村居民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活动吸引了70多名居民参与,现场气氛热闹活跃。实践队队员现场发放了家庭教育宣传册70多份和老人年心理健康宣传单近100份,有效地向家长和老年人普及家庭教育和预防老年人抑郁的相关知识。此外,实践队还贴心送上印有心理健康小贴士的帆布袋、扇子和毛巾等心理文创品。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为营造关爱家庭、温暖老人的乡村氛围注入了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分发宣传册并科普心理健康知识。供图 李佳瑜
轻叩心扉 暖意长萦
7月1日下午,实践队深入良埔村开展心理健康调研与访谈工作。通过发放国民心理素质健康调查表、老年人抑郁量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等专业测评工具,对农村老年人、儿童及家长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全面了解。
实践团队走访10户家庭,与10位老人、6位中青年及8位儿童,共计24位居民展开深度交流。
调研过程中,面对农村老年人,队员灵活使用当地方言,将专业量表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以亲切自然的方式开展访谈。对于老人们吐露的烦恼,队员们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详细普及预防老年抑郁的知识,帮助老人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在与儿童及其家长的沟通中,队员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亲切友好的态度,与孩子们互动游戏,在轻松氛围里引导孩子完成问卷填写,倾听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生活中的困惑。
此次农村入户访谈与心理健康调研,不仅为了解农村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现状积累了一手资料,更为后续开展精准化心理健康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在良埔村入户调研访谈。供图 吴静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云凯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