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的综述

发布时间:2025-05-22 18: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花彩   阅读 25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观点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中的核心问题,在美学史上,该问题被人们探讨了几千年仍还没有被解决和定义,其原因在于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客观物体,美的形成是与多种因素息息相关的,因为这个原因使美的本质变得难以把握和定义。但针对这一问题,各位美学家们从没有停止过探究,反而是各抒己见,使得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出现的多种角度理念。但遗憾的是,这诸多关于美的本质的界定并没有一个得到美学界的普遍认同。解答美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许多美学家执着的情结,所以关于美的本质的探究仍在进行探索与思考。本文将对美的本质的理念及观点进行梳理,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西方学者较早便开始进行研究,当前已构成较为系统的研究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分别是从唯心主义哲学观角度探讨美的本质,第二类是从唯物主义哲学观角度探讨美的本质,第三类则是马克思主义论美的本质。

首先是唯心主义哲学观探讨美的本质问题,以柏拉图论美为例。柏拉图认为世界有“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之分,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世界的本原不是任何形式的物质,而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理念”。而柏拉图对于美的本质的看法就是建立在这个精神性的东西--“理念”的基础上的。他认为美就是理念或者说是美本身。他批判那些认为美本质是美的事物的现象形态(马,黄金,象牙)。柏拉图认为这些具体的事物都是变化的,也都是虚假的,这些事物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上或者为它所分有。而这个美本身就是理念,他们都属于理念的影子,是从理念中摹仿或分有出来的东西。“理念”是永恒的、真实的,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从柏拉图的观点来说,柏拉图力图将美的本质与美的事物区分开来,探究美的本质就是要揭示美的事物的内在本质,而不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态。这一点对于美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柏拉图的美是理念这一观点是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是与客观存在割裂开来的,同时对于“理念”这一概念是抽象,虚无缥缈的,是完全唯心主义的观点。

其次是唯物主义哲学观探讨美的本质问题,以车尔尼雪夫斯基论美为例。车尔尼雪夫斯基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运用到美学理论中,提出“美是生活”来批判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唯心主义美学,开始书写唯物主义的新篇章。他认为“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把美从虚无缥缈的理念,拉到了现实生活当中,美不在是神秘莫测的,而是在生活中可以实实在在领略到的东西。他把柏拉图那种抽象概念化的美的本质,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易于理解的客观事物,这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他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但是却不够辩证。他说美是生活,但实际上生活中有美也有丑,生活中存在着美,但生活不一定是美的。所以不能将美与生活等同化。同时过分强调生活美,因为天空这种自然的事物都是美的,但他不是艺术所创造的美。

最后是马克思主义论美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客观的物质领域角度与主观的精神领域角度对美的本质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美的本质是体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具体来说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活动且利用人的创造才能、智慧、胆识、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在人类的实践对象、人类创造的产品上体现出来。对于克思主义论美是从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上去讨论,他肯定了美的本质这一命题是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的,美是离不开人的,他辩证的探讨了这一问题,是对主观的精神领域角度,如美是理念 和客观的物质领域角度,如美是生活的优化,他强调了人的社会实践与摆正了物质与意识的源流关系。

美的本质问题作为美学的核心问题,建国后,国内美学界也曾掀起过探索的热潮,展开过两次大规模的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主要观点有美是观念,美是典型等。对于美是观念这一观点以吕荧为代表,他认为对于同一个东西的美的观念,同一个人现在喜欢,以后就不喜欢了,或者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这种美的观念是人的主观反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念,且这种观念是会变化的,但都是社会的产物。例如吕荧的美是观念这一观点,借鉴了车尔尼雪夫斯基都美是生活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承认物的客观存在与人的现实生活的主观意识与感受。那对于美是典型来说,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就是个别之中呈现一般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这个观点并没有并没有辩证的看待这种典型,因为典型的有好坏之分,典型的坏事物不一定是具有美的。同时他又认为美是客观的,无论它是否感受到,它始终是存在的。虽然这个观点承认了物的客观存在,但这种不与人的主观联系在一起的美,即使他存在,但也是不可知的美。

通过对美的本质的研究观点进行了部分梳理,读者可以看到不论是国外研究还是国内研究,其观点都是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与不足。那对于美的本质的探究仍是值得读者去讨论与思考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花彩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