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人湖共生视域下湖泊治理困境与优化路径 —— 基于洞庭湖的调研” 挑战杯项目团队,深入湖南省洞庭湖沿岸开展实地调研。该团队聚焦人湖关系的实证研究,与 60 余名渔民、养殖户及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以基层视角洞察湖泊治理中的民生关切。
图为该团队成员与当地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
在调研中,团队成员走进岳阳的沿湖村落,与渔民、养殖户及社区居民展开深度交流。在岳阳市钱粮湖镇,岳阳市钱粮湖镇渔民王师傅向团队展示了近十年捕鱼记录:"2015 年以前,一天能捕到四五种洄游鱼,现在常见的只剩两三种。" 尽管传统渔业资源减少,王师傅的生计模式已转向生态养殖。这一转变背后,是洞庭湖水质的持续改善 —— 东洞庭湖区水质连续 4 年稳定保持 Ⅲ 类。团队成员以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记录下 120 余份居民反馈,内容涵盖生态感知、生产转型适应度、政策认知度等维度。
除入户调研外,团队实地踏查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他关键区域,观测植被覆盖度、鸟类栖息变化,并联合当地环保部门获取 2018 年以来的水质监测数据。在与水利站工作人员的座谈中,团队了解到洞庭湖面临的泥沙淤积、互花米草入侵等治理难点,以及 “河湖连通”“生态补偿” 等政策落地中的基层实践细节。
图为团队成员调研时实拍东洞庭湖景象
“居民是湖泊治理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的诉求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导向。” 团队负责人李友缘表示,后续将对数据进行分类编码,结合环境科学与社会学理论构建治理模型,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此次调研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子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实践缩影。团队累计走访 13 个沿湖村落,收集 120 余份居民反馈,获取 2018 年以来的水质监测数据,并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续将围绕 "生态补偿机制与社区参与" 开展专题研讨,让青年学子的调研成果真正扎根湖区基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艺方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