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学生团队专访退役炮兵连长李耀学:褪戎装初心如炬,谈幸福观启迪青年

发布时间:2025-05-03 20:54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鉴达   阅读 6.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4月20日,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本科生李鉴达带领学生团队,对退役陆军炮兵连长李耀学进行了深度访谈。此次访谈围绕“退役军人幸福观”展开,深入挖掘了军旅生涯对个人价值观的塑造,以及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启示。这场贯穿军旅生涯与社会角色的对话,生动展现了退役军人的价值底色与幸福哲学,为青年学子明晰成长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为李鉴达对退役陆军炮兵连长李耀学进行访谈的场景。

八年戎马铸军魂:从战士到连长的使命印记

在访谈中,李耀学回忆起1995年至2004年的军旅生涯。从普通战士逐步成长为炮兵连长,他先后参与了多次重大任务,并荣立个人三等功,完成了从班长到国防科技大学学员的身份转变。“军队教会我守时、守责、守纪,这些品质已深深融入我的骨子里。”他强调,部队的纪律性与责任感塑造了他严谨自律的性格,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褪戎转型路:幸福观的重构与坚守

谈及退役后的生活,李耀学坦言初期面临着职业适应、身份转换等诸多挑战。在部队中,“任务即使命”的纯粹幸福,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对家庭责任、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平衡认知。他分享了主动承担困难工作却未获认可的经历,直言:“社会与部队不同,但军人的使命感让我学会坚守底线,尽职尽责。”如今,他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传承军旅精神,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了精神满足,形成了“物质是基础,精神是高处”的幸福观。

老兵寄语青年:在担当与奉献中书写青春

面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学业与就业压力,李耀学结合军旅经历提出建议:“培养坚韧毅力与自律习惯,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求。”他以抗洪抢险中“人在堤在”的信念为例,强调青年应肩负起社会责任,在科技、教育等国家急需领域贡献力量。他强调,高校可通过引入退役军人开展实践课程、建立互助支持网络等方式,提升学生心理韧性,引导学生在集体奋斗中寻找幸福密码。

社会关注:政策与情感支持双轨并行

访谈中,李耀学肯定了政府就业安置政策的关键作用,同时建议加强医疗保障政策宣传并完善荣誉激励机制,让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他还分享了战友网络在职业瓶颈期给予的支持,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退役军人的精神需求,传承军队的集体主义与奉献精神。

此次访谈不仅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退役军人内心世界的窗口,更通过鲜活的军旅故事,深刻诠释了“幸福源于责任与担当”的内涵。正如李耀学所言:“军人的幸福,从来都与国家和人民紧密相连。希望青年学子珍惜时代机遇,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鉴达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