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特别报道|跨越两代人的教育接力:急救星火耀乡野 童蒙启智向朝阳

发布时间:2025-05-03 21: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旭宇 樊梦杰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5月3日讯(通讯员 王旭宇 樊梦杰)钢韵诗城,马鞍绿港。2025年5月3日至4日,正值五四青年节,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救小星”急救素养教育队走进安徽省和县卜陈镇“未成年人之家”,开展以急救素养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为当地留守儿童普及防溺水知识、传授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还探望了98岁高龄的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老师,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精神。 

急救教育进课堂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活动首日,急救团队一行11人抵达卜陈村后,与当地学校负责人对接活动细节,上午10点,急救课堂在叶连平老师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内正式拉开帷幕,团队志愿者们通过标识认知、七步洗手法教学等环节,和孩子们进行互动,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随后,团队成员王旭宇、金妍君等同学对于关节扭伤知识及气道异物梗阻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结合理论讲解与实操示范,进行突发情况的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急救知识课堂。  

卜陈未成年人之家的教室里,针对儿童常见的噎食风险,志愿者们重点教授了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分解动作演示,指导孩子们掌握“剪刀、石头、布”操作口诀:定位脐上两横指处,快速向内上方冲击腹部,直至异物排出。一名参与活动的四年级学生小陈表示:“以前遇到呛到的情况只会慌张,现在知道怎么救人了!”   

深化急救实践素养,肩继青年奉献精神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专程探望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创始人叶连平老师。98岁的叶老师虽行动不便,仍坚持参与课堂互动,并分享了自己扎根乡村教育20余年、义务辅导1500余名留守儿童的感人事迹。他常年骑自行车家访、自费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坚持,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团队成员们。

“教育是播种,更是育人的阳光” 叶老师强调,做任何事情要实事求是,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要培养品格。他回忆曾带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引导孩子们在历史中感悟爱国情怀。这种“立德树人”的理念与急救教育队的志愿服务精神不谋而合。

这里的学生们平常很少接触到此类急救知识,一开始对于急救小课堂表现的有些拘束,在队员们的热情鼓励和手把手,一对一、多对一的教学中,逐渐展现出对于急救小知识的兴趣,进行上台演练。

原本坐在教室角落的五年级学生小张更是表现十分突出,主动举手体验做CPR的演练活动:“我很感谢哥哥姐姐们耐心的教学,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学习,让我知道自己也可以做的很好。”

活动结束后,带队教师祝前峰表示:“作为全国首批急救试点学校,数十年来,我们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以‘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作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目标,一想通过我们团队员的努力,让更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危险情况下进行自救,甚至是他救。此次和县之旅,既锻炼了急救能力,也深化了“救小星”急救教育品牌建设的实践素养 。”

扬急救事业之航帆,建生命守护之新篇

“救小星”急救素养教育团本次安徽和县行,同叶连平老师携手一同关爱留守儿童,通过理论教学与实操演练,教学形式不断创新,长期致力于将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结合。此次活动中,学院充分发挥医学专业优势,通过“急救教育+生命关怀”模式,助力乡村儿童安全成长。    

五四青年节之际,这场跨越代际的“生命守护”行动,既是对急救知识的普及,更是对奉献精神的传承。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救小星”团队的青年志愿者们以专业与热忱,为留守儿童织就了一张“安全网”,也让叶连平老师“用爱照亮梦想”的信念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未来,期待更多青年力量投身公益,让“救”在身边成为社会共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樊梦杰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